美国商界人士卡梅隆·约翰逊发出警告:一旦我国对医药、对生物技术、对化工产品出口进

文史资鉴堂 2025-10-13 15:04:32

美国商界人士卡梅隆·约翰逊发出警告:一旦我国对医药、对生物技术、对化工产品出口进行限制,美国经济将遭受重创。   这话可不是危言耸听,了解中美这几类产品贸易的底细就知道,美国对我国的供应链依赖早就深到拔不出来了,真要是断供,美国那边得乱套。   先说说医药领域,这可是关乎美国人命根子的领域。要知道,美国 80% 的原料药都得靠进口,而我国就是他们最重要的来源地之一。   美国市面上 90% 的处方药都是仿制药,这些药的成本能压下来,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从中国进口的便宜原料药,光 2024 年我国西药类产品出口就有 539.6 亿美元,其中不少都流向了美国。   很多救命药的原料都攥在我们手里,早年前就出过这么一档子事:2015 年美国 FDA 明明查出浙江海正药业的工厂有数据操纵问题,按理说该全面禁运。   可因为这家厂生产 15 种关键原料药,包括 9 种抗癌药原料,一旦禁了美国癌症患者就得断药,最后 FDA 只能妥协,特意豁免了这些产品的进口禁令。   这就看得很清楚了,美国的医药供应链早就被中国 “卡着脖子”,真要是限制出口,首先倒霉的就是美国患者,药价得蹭蹭涨,甚至可能有钱都买不到药。   而美国药企的研发成本也得跟着飙升,毕竟原料药成本占了仿制药生产的大头,这些成本最后还得转嫁给消费者和医疗机构。   医药领域扛不住,生物技术这块更是经不起折腾。生物试剂被业内称为生命科学的 “芯片”,不管是高校科研还是药企研发新药,都离不了这东西。   以前我国还得依赖进口,现在早就反过来了,像南京诺唯赞这样的中国企业,不仅攻克了高端试剂技术,还把产品卖到了美国,在美国建了仓库,最快 3 天就能送货上门。   美国的生物制药产业是他们的优势产业,可上游的很多关键试剂、重组蛋白都得从中国买。要是我们限制出口,美国的科研机构得立马 “断粮”,实验室里的研究得停摆,药企的新药研发周期得拉长,这可不是小事。   美国药物研究机构早就说过,额外的成本支出都会耽误新治疗方法的开发,更别说直接断供了。   而且现在全球生物试剂需求越来越大,美国想找替代来源根本来不及,别的国家要么产能不够,要么技术跟不上,短期内根本补不上缺口。   最要命的是化工产品,这可是前两大领域的 “地基”。不管是原料药生产需要的化工中间体,还是生物试剂的原料提纯,都离不开化工产品。   我国化工产业的产业链成熟,成本又有优势,美国很多制造业下游企业都依赖从中国进口的化工原料。   之前美国想加征化工产品关税,就被本国企业骂翻了,因为加税都会让他们的成本暴涨,更别说直接限制出口了。   美国化工行业协会早就算过账,要是失去中国的化工供应链,美国的汽车、电子、农业等相关产业都会跟着受牵连,汽车涂料、电子元件的清洗剂、农业用的化肥中间体,这些都得靠中国供应。   想换其他国家?印度、东南亚那些国家的产能和质量稳定性根本跟不上,光是重新搭建供应链就得花好几年,成本得翻好几倍,小公司直接就得倒闭,大公司也得元气大伤。   其实卡梅隆・约翰逊的警告早有预兆。这些年美国一直想让医药、化工产业回流,可根本行不通,诺华这样的跨国药企就算计划在美国投资建厂,也得 5 年才能投产,远水解不了近渴。   美国自己的统计数据摆在那,2016 年以来从中国进口的医药产品增长了 600% 以上,现在中国已经是美国第四大药品供应国,仿制药进口占比都涨到 7.9% 了。这种依赖程度,哪是说断就能断的?   之前美国加征医药产品关税,就被本国药企协会怼了,说每多花一美元关税,就少一美元投入研发。要是真到了限制出口的地步,那可不是关税的小打小闹,而是直接断供。   到时候美国不仅得面临药品短缺、药价飞涨,生物科技产业得停滞,化工相关的制造业也得崩盘,经济不遭受重创才怪。卡梅隆・约翰逊作为商界人士,肯定比政客更清楚供应链的底细,他这话可不是吓唬人,而是真真切切的大实话。    

0 阅读:2
文史资鉴堂

文史资鉴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