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而不往非礼也! 从今天开始,也就是10月14号,中美两国就开始互相收取轮船靠

非常盘点中 2025-10-14 15:31:31

来而不往非礼也! 从今天开始,也就是10月14号,中美两国就开始互相收取轮船靠岸停泊费了。这是美国先提出来的,中国也不能惯着,你收我也收,并且轮船靠岸停泊费的收取力度一年比一年大。 这事得从美国 4 月的骚操作说起,当时他们抛出 301 调查,指名道姓要拿捏中国海事和造船业,10 月 14 号一到就立马落地:中国企业拥有或运营的船,每净吨收 50 美元。 中国造的船更狠,要么按每净吨 18 美元收,要么按每个集装箱 120 美元收,哪个贵按哪个来。美国这算盘打得,太平洋对岸都听见响了,满心以为能靠着这招逼退中国船,顺便振兴自己的造船业。 可他们忘了,中国从来不吃 “先动手” 这一套。10 月 10 号交通运输部直接亮剑,反制措施跟美方同一天生效,精准得像照着剧本演。分阶段逐年加码:今年每净吨收 400 元,明年涨到 640 元,后年 880 元,到 2028 年直接飙到 1120 元。 一艘上万个集装箱的美国大船,一次就得交上百万美元,一年跑几趟就得肉疼。而且中方的豁免条款特精明,中国造的美国船能免交,专盯着纯美国血统的船下手,既打疼对方又不误伤自己人。 美国本想坑中国,结果先把自己人坑了。航运咨询公司 Alphaliner 算过一笔账,光 2026 年全球航企就得为这政策多掏 32 亿美元,其中美国进口商得扛大头。 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塞罗卡都急了,说自 4 月以来航运公司就没睡过安稳觉,要么把成本转嫁给客户,要么自己硬扛,可不管怎么选都是亏。中国船东协会更直接点破:这相当于给中美贸易加了 4% 的关税,最后还是美国消费者买单,通胀压力又得往上冒。 最讽刺的是美国喊的 “振兴造船业” 口号,纯属自欺欺人。2024 年美国全年就造了不到 10 艘商用船,中国光半年就造了上千艘,而且 2025 年上半年新接订单占了全球 64%,手持订单更是高达 57.6%,全球第一的宝座坐得稳稳的。 更要命的是,美国造商用船的成本比中韩高三到五倍,就算把中国船都逼走,自己造的船也没人愿意用。就像有专家说的,美国造船业早跌到底了,靠收港口费想救回来,纯属做梦。 中国这边看似被动接招,实则手握主动权。毕竟全球航运业离了中国造的船玩不转,连美国盟友都偷偷犯愁。之前美国还想施压盟友跟着收费,结果没一个敢真动手。 欧盟航运公司一半以上的船都是中国造的,真跟着收费就是砸自己饭碗。而且中方早把规矩立好了,船方得提前 7 天报信息,漏报瞒报就不让通关,想靠换个船名蒙混过关根本没戏。 这波对轰还炸出了全球供应链的软肋,美国港口本来就常拥堵,现在船公司为了避费,要么绕路要么换船,反而让拥堵更严重,连美国农产品出口都受影响。 运粮船要么多花钱靠港,要么等着排队,粮食捂在码头都快发霉了。反观中国港口,靠着高效调度和清晰规则,没受啥影响,反而让不少国际货主更愿意走中国航线。 更有意思的是国际规则这层窗户纸,美国口口声声说 “维护公平”,实则根本站不住脚。WTO 最惠国待遇原则明确反对这种 “按国籍收费” 的歧视性做法,2003 年《中美海运协定》里也写着要给对方船舶优惠待遇。 中方反制前早把法理理顺了,依据《国际海运条例》出手,既占理又占情,连美国媒体都承认中方的反制 “合法合规”。 说到底,这停泊费就是面照妖镜,照出了美国单边主义的脆弱。想靠耍横打压中国产业,却没算到自己产业链的短板;想拉盟友抱团,却忘了盟友早跟中国造船业绑在了一起。 现在太平洋两岸的港口每天都在上演同款戏码,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中国手里有造船业的硬实力,有规则上的主动权,而美国只有虚张声势的收费单。 要是再这么耗下去,说不定哪天美国进口商就得举着涨价清单抗议:“收的 fees 最后都算我们头上,这到底是打压中国还是坑自己?” 到时候美国政府怕是得好好掂量掂量,这停泊费的戏,还能演多久。

0 阅读:197

评论列表

梁山伯拐走朱丽叶

梁山伯拐走朱丽叶

1
2025-10-14 21:09

来呀来呀互相伤害啊,看谁先扛不住[doge]

猜你喜欢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