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中国强制转移技术!10月15日,根据美国彭博社报道,美媒称,欧盟将考虑推行新措施,该新举措包括,中国企业若想在欧盟境内营运,必须将技术转让给欧洲公司,这是欧盟旨在强化其产业竞争力的所谓积极举措。知情人士指称,预计这些措施将于11月推出。 除了强制技术转让,还要求中国企业在欧洲生产时必须使用一定比例的本地商品和劳动力,甚至可能要求成立合资公司,直接把中国技术“嫁接”到欧洲企业身上。 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更是直言不讳:“我们欢迎投资,但必须是能带来技术的‘真正投资’。”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实则就是明抢。 更讽刺的是欧盟还声称这是在“效仿中国”,理由是中国过去对外资企业有过类似限制。但明眼人都知道,中国从未在法律中强制要求外企转让技术,中外企业的合作都是基于自愿和市场规则,而欧盟这次直接把“技术勒索”写进官方文件,性质完全不同。 其实欧盟之所以这么急赤白脸,说到底是被中国的发展速度“逼急了”。 近年来,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领域迅速崛起,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在欧洲市场攻城略地,让欧洲本土产业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数据显示,2024年欧盟纯电动汽车保有量虽然增长了32.4%,但新注册量却下降了6.1%,而同期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却不断攀升。欧洲车企在技术和成本上都竞争不过中国,只能靠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保护”自己。 更惨的欧洲经济本身就疲软不堪,2025年8月欧元区工业生产值环比下降1.2%,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低于50%,德国等核心国家的经济增速一降再降。在这种情况下,欧盟不反思自己的产业政策,反而把锅甩给中国,妄图通过技术掠夺来“续命”,简直可笑至极。 当然中国对欧盟的这种做法自然不会坐视不管,10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记者会上明确表态:反对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强制技术转让,反对干预企业正常经营,反对保护主义歧视性做法。这三个“反对”掷地有声,直接戳中了欧盟的痛处。 事实上,中国手里早就攥着反制的“王牌”。就在不久前,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了中国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的资产,结果中国商务部立刻出手,禁止安世中国公司出口特定元器件,直接导致欧洲汽车芯片供应链紧张,全球芯片价格飙升。 这还只是开胃菜,如果欧盟真的实施技术转让新规,中国完全可以在稀土、电池材料等关键领域进行反制,毕竟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都依赖中国,而欧洲的新能源产业根本离不开这些原材料。 欧盟的这步棋不仅损人不利己,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首先强制技术转让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中国完全可以把欧盟告上WTO争端解决机制,到时候欧盟不仅会输掉官司,还会在国际上颜面扫地。其次这种做法会彻底破坏中欧之间的互信,损害双方的贸易关系。 要知道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欧贸易额高达7800多亿美元,一旦关系恶化,欧洲企业将失去巨大的市场。更重要的是欧盟的行为会让全球投资者寒心,以后谁还敢去欧洲投资?毕竟今天欧盟可以对中国企业下手,明天就能对其他国家的企业动刀子,这种“强盗逻辑”只会让欧洲在全球化浪潮中越来越孤立。 说白了,欧盟的这种做法就是“弱者的哀嚎”。真正的强者应该通过创新和竞争来提升自己,而不是靠打压别人。欧洲曾经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拥有无数顶尖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如今却沦落到要靠“抢”别人的技术来维持竞争力,实在是可悲可叹。 如果欧盟继续执迷不悟,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欧洲在科技和经济的竞争中彻底掉队。奉劝欧盟一句:与其费尽心思搞“技术抢劫”,不如踏踏实实搞研发,否则就算抢到了技术,也永远抢不来未来。 来源:北京日报 【外媒称欧盟考虑强迫中国公司进行技术转让,外交部回应】
要求中国强制转移技术!10月15日,根据美国彭博社报道,美媒称,欧盟将考虑推行新
卡门的提琴
2025-10-16 11:08:15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