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方当初用芯片、光刻机卡中国脖子,根本就没有想过,它们这些玩意儿离不开中国的稀

史鉴奇谈 2025-10-18 21:03:37

美西方当初用芯片、光刻机卡中国脖子,根本就没有想过,它们这些玩意儿离不开中国的稀土。可能当初中国也没有发现稀土有如此重要。   说出来可能有人不信,一台最先进的EUV光刻机里,光用到稀土的零部件就有上百个。从精准控制激光的镜片涂层,到驱动机械臂的微型电机,少了稀土元素掺进去,要么精度达不到纳米级,要么根本扛不住机器长时间运转的高温。   美西方早年可能真没把稀土当回事。毕竟这东西在他们国土上也不是没有,只是要么含量太低,要么开采提炼起来又脏又费钱。   他们习惯了从中国买现成的,毕竟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30%以上,而且提炼技术早就做到了全球顶尖,连美国自己的稀土矿,挖出来都得运到中国来提纯。   中国一开始其实也没完全摸清稀土的分量。早年间为了赚外汇,不少地方都在搞稀土开采,甚至出现过乱挖滥采的情况,把好东西卖成了“白菜价”。   直到后来芯片产业卡脖子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家才后知后觉发现,原来自己手里攥着这么个“王牌”。   现在再看就清楚了,美西方想在芯片上拿捏中国,可他们的芯片产业链偏偏卡在稀土这一环。美国的F-35战斗机,每架里得用417公斤稀土;   欧洲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没有稀土元素就做不出高性能的永磁电机;就连他们天天吹的5G基站,核心部件里的滤波器也离不开稀土。   这些年中国早就开始调整稀土策略了。不是故意要卡谁的脖子,而是先把自己的家底管好用好。一方面收紧稀土开采配额,从2011年到现在,开采总量一直控制得很严,避免再出现过去那种资源浪费的情况。   另一方面,把重点放在了稀土深加工上,不再只卖初级产品,而是自己生产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这些高附加值产品。   就拿稀土永磁体来说,中国现在的产量占全球85%以上。美国特斯拉的电动车,用的就是中国产的稀土永磁电机;德国西门子的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里的永磁体也大多来自中国。   他们想找替代供应商,可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澳大利亚倒是有稀土矿,可他们没有提纯技术,挖出来的稀土精矿还得运到中国来加工;日本虽然也在搞稀土回收,但回收量连他们自己需求的10%都满足不了。   美西方也不是没试过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美国前几年搞了个“稀土供应链计划”,砸钱扶持国内的稀土企业,还跟澳大利亚、加拿大签了合作协议。   可实际情况是,美国本土最大的稀土矿——芒廷帕斯矿,2023年的产量也才3万吨,连中国的零头都不到,而且提炼厂还没建起来,挖出来的矿还得运到中国来处理。   欧洲更有意思,他们2024年出台了《关键原材料法案》,把稀土列为“战略性原材料”,想联合非洲国家搞稀土开发。   可非洲的稀土矿大多在刚果(金)、布隆迪这些国家,基础设施差得很,连条像样的运输公路都没有,想大规模开采至少得等十年八年,远水解不了近渴。   中国现在对稀土的掌控力,早就不是单纯靠储量了。更重要的是完整的产业链和技术优势。从稀土开采、提纯,到制成各种高端材料,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别人短期内学不会的技术体系。   比如稀土提纯过程中的“分步萃取”技术,中国的工艺能把稀土元素纯度做到99.999%以上,而美国现在最高只能做到99.99%,差一个数量级,用在芯片上就根本不达标。   还有稀土回收技术,中国现在能从废旧的手机、电脑、电动车电池里回收稀土,回收率能达到95%以上,而且成本比开采新矿还低。这不仅解决了资源循环利用的问题,还进一步巩固了在稀土产业上的优势。   美西方现在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可已经有点晚了。他们想在芯片上卡中国脖子,却发现自己的芯片产业链离不开中国的稀土;想找替代来源,可要么没技术,要么没产能;想自己搞,可至少得花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建成完整的稀土产业链。   中国从来没说过要用稀土去卡别人的脖子。毕竟做生意讲究的是互利共赢,你给我芯片技术,我给你稀土资源,本来是挺好的合作。可美西方偏偏要搞技术封锁,非要把好好的合作关系搞僵。现在他们自己的产业链出了问题,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回到合作的轨道上来。   毕竟稀土这东西,中国有,而且能管好、用好。美西方要是一直抱着“卡脖子”的心思不放,最后可能会发现,被卡住脖子的其实是他们自己。就像现在,不少美国芯片企业已经开始偷偷跟中国稀土企业合作,毕竟谁也不想因为缺稀土,让自己的生产线停摆。

0 阅读:26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