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反制生效!美籍船舶“MANUKAI”轮缴中国首笔445万元特别港务费

凡之谈世界 2025-10-19 10:08:29

对等反制生效!美籍船舶 “MANUKAI” 轮缴中国首笔 445 万元特别港务费 美籍集装箱轮 “MANUKAI” 号从宁波港驶离的时候,顺手交了笔 445 万的费用,这可是中国对美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以来收到的第一笔钱,换算成美元差不多 62.79 万。这笔钱一交,算是把对等反制的说法落到了实处,不是喊喊口号而已。 这笔钱可不是随便定的数,交通运输部早有明文规定,从 10 月 14 号开始,靠泊中国港口的美籍船舶就得按每净吨 400 元交这笔费。“MANUKAI” 号这笔钱,就是照着这个标准算出来的,一分一厘都没差。 而且这收费还不是固定的,往后只会越来越高,到 2026 年 4 月之后就得涨到每净吨 640 元,再过一年涨到 880 元,2028 年更是要到 1120 元。同一艘船一年最多收 5 个航次的钱,算算这笔账,美国船以后来中国港口的成本得往上跳一大截。 不是所有美国相关的船舶都得交这笔钱,政策里也留了豁免的口子。要是船是中国建造的,哪怕所有权或者运营权在美方手里,也能免交。 还有那种空载进中国船厂修理的船,以及其他认定能豁免的,也不用掏这笔钱。但除了这些特殊情况,剩下的美国船舶想在中国港口靠泊,这笔钱是躲不掉的。 界定哪些船要交费的标准也挺明确,不管是美国的企业、组织或者个人直接拥有的船,还是他们运营的船,哪怕只是间接持有 25% 以上的股权、表决权或者董事会席位,只要沾了这些边,都得算在里面。 挂着美国旗的船、在美国建造的船,自然也跑不了。政策把该框的都框清楚了,不存在模糊地带,美国船想钻空子基本没可能。 “MANUKAI” 号交的这笔钱,算是给所有美籍船舶打了个样。在此之前,交通运输部已经把实施办法公之于众,从法规依据到收费标准,再到豁免条件,一条条写得明明白白。现在首笔费用顺利收缴,说明政策已经完全落地,后续该缴费的船舶都得照着来。 美国船运公司这会儿大概得好好算算成本账了。中国港口的吞吐量和重要性摆在那,不可能因为一笔费用就彻底放弃这条航线。 但随着收费标准逐年提高,运营成本会越来越高,要么自己消化成本,要么把费用转嫁出去,怎么选都是个难题。 而且政策里明确了计费周期每年 4 月 17 号更新,等于把后续的成本涨幅都提前公示了,想临时调整航线或者运营策略都得提前规划。 这笔 445 万的费用看着是笔小数目,但背后是一整套规范的收费体系在支撑。从政策制定到实际收缴,整个流程走得很顺畅,没有拖泥带水。 这也透露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对等反制不是说说而已,只要政策出台了,就一定会不折不扣地执行。美国船舶既然要在中国的港口开展业务,就得遵守中国的相关规定,该交的费用一分都不能少。 往后肯定还有更多美籍船舶要交这笔特别港务费,“MANUKAI” 号只是个开始。随着时间推移,收费标准不断上调,这笔费用对美国航运业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 毕竟中国市场和港口资源的吸引力摆在那,不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这笔钱本质上就是对双方航运利益平衡的一种调整,谁也别想占着便宜不吃亏。 现在这笔钱已经稳稳到账,政策的效力实实在在展现了出来。没有多余的客套,也没有含糊其辞,就是按规矩办事,该收的钱一分不少收。 美国船运公司要是还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能逃过这笔费用,看了 “MANUKAI” 号的例子,大概也该清醒了。在中国的港口做生意,就得按中国的规矩来,对等反制可不是纸上谈兵的空话。 后续就看其他美籍船舶怎么跟进了,反正政策就在那摆着,收费标准也明明白白,想躲是躲不掉的。 这笔 445 万的首笔费用,算是给这场对等反制开了个实打实的头,接下来的走向,就看美国航运业怎么适应了。 毕竟市场规律和政策规定都在那,不按规矩来,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参考文章:贺文萍 10.18 24小时局势反转!中方开出446万罚单,美国拨通电话,改口不加税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凡之谈世界

凡之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