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王铎自署书于戊子年(清顺治五年,1648年)行草书立轴,绫本。凡四行,共四十九字。纵169厘米,横50.5厘米。现为济南市博物馆藏。 释文:“入深势不同,色色夺虚空。汲路鸦能到,擘岩蟪亦工。寒温诸药气,薄厚一钟风。如赐栖身地,贴心住石丛。戊子三月,书北畿,王铎。” 王铎《入深势不同》属其晚年(时年56岁)成熟行草风格。 核心为“涨墨连绵、气脉贯通”。 用笔力沉,提按顿挫张力足,涨墨与枯笔对比强烈; 结字欹侧险绝,破平稳求奇崛; 章法字密行疏,字群连绵如“一笔书”,奔涌豪迈。 融颜真卿厚重、米芾跳宕,凝雄强气度,是其“狂草典范”的浓缩呈现。 明·天启二年(1622年),王铎登进士第,与黄道周、倪元璐结契研书,并称“三狂人”(亦作“三株树”)。得考官袁可立赏识提拔,他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后逐步升至礼部尚书。 崇祯十六年(1643年),擢东阁大学士。1644年清军入关,王铎随钱谦益率群臣迎降,此后仕清,任礼部尚书、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沦为“贰臣”。相较于倪、黄二人殉国守节,他的降清之举成一生“失节”污点。据钱谦益所撰墓志铭,王铎降清后终日颓唐,以书画、饮酒排遣失意。 顺治九年(1652年),降清九载的他病逝故乡孟津,年六十一,葬于河南巩义洛河畔,获谥“文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