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大家都知道炸毁北溪管道的原凶是谁了吧! 2022年9月26日那天,波罗的海海底突然传来几声闷响,北溪1号和2号天然气管道直接被炸出了窟窿,这事儿当时直接让整个欧洲都慌了神。 要知道这两条管道可不是普通设施,之前欧洲差不多一半以上的天然气都得靠它们从俄罗斯运过来,不管是老百姓冬天取暖,还是工厂开工生产,都离不开这两条“能源生命线”,结果就这么不明不白地炸了,谁看了不着急啊。 后来丹麦和瑞典倒是牵头去调查了,可查来查去大半年,每次公布结果都含糊其辞,关键证据要么藏着要么不说,就这么把“凶手是谁”的悬念吊了好久。 直到后来有独立记者爆出独家线索,再加上一些内部文件不小心流出来,大家这才慢慢把目光锁定到了美国身上,而更巧的是,就在管道爆炸的同一个月,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量直接突破了千万吨大关,达到了1030万吨,这数字放全世界都找不出第二个能做到的国家。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些出口的天然气里,70%都一股脑运到了欧洲,而且价格是翻了倍的卖,当时俄罗斯给欧洲的管道气价格大概每千立方米200欧元出头,美国LNG一到欧洲,直接飙到600多欧元,差不多三倍的价格,可欧洲还没得选,毕竟管道炸了,不买美国的气,冬天都没法过。 那段时间欧洲老百姓的日子是真不好过,眼看着冬天要到了,取暖的天然气没着落,超市里的取暖器、电热毯被抢得断货,有些老人舍不得买高价气,只能靠烧木柴取暖,反观美国那边的能源企业,像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这些,那段时间季度利润直接涨了50%以上,赚得盆满钵满。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国这么做绝不是碰巧,卖高价气赚钱只是表面目的,更深的心思是想把欧洲和俄罗斯彻底分割开。 之前欧洲一直依赖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不管是老百姓过日子的生活成本,还是工厂生产的工业成本,都比其他地方低不少,这也让欧洲的汽车、化工这些制造业在全球特别有竞争力,可美国早就看不顺眼了,因为欧洲跟俄罗斯走得近,美国就没法完全把欧洲攥在手里,所以总得找个机会断了这份依赖。 北溪管道一炸,欧洲没了俄罗斯的气,只能转头求着美国卖气,美国这一下既赚了大钱,又把欧洲牢牢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你看后来欧洲跟着美国对俄罗斯搞制裁,其实也是没办法,能源命脉都被人捏着了,根本硬气不起来。 而且欧洲那些政客也挺让人无奈的,不少人明里暗里都跟美国能源资本有牵扯,就拿德国前总理默克尔退休后来说,有消息说她背后的团队跟美国某LNG企业有合作,还有些女政客,之前竞选时的资金就有美国方面的支持,你说她们上台后,能不向着美国说话吗?私下里的利益分成,到底是二八还是三七,咱们外人说不清,但肯定没少让欧洲老百姓买单。 反观中国这边,就清醒多了,一直跟俄罗斯保持着正常的能源合作,俄罗斯的管道气运到中国,价格比美国卖给欧洲的便宜一半还多,不管是发电、供暖还是工业生产,成本都稳得住,老百姓的生活也没受太大影响,这一对比,就能看出谁在真心为民众考虑,谁在搞政治算计。 还有更关键的一点,美国把欧洲制造业和俄罗斯廉价能源分割开后,欧洲很多工厂扛不住高能源成本,要么减产要么搬迁,不少汽车厂、化工厂都搬到了美国或者亚洲,美国不光赚了能源的钱,还吸引了欧洲的产业,相当于两头得利,可欧洲呢?制造业流失,失业率上升,经济一年比一年差,老百姓的好日子是真的过去了。 说到底,北溪管道被炸这件事,表面是能源问题,其实是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不惜牺牲欧洲利益的阴谋。 从爆炸后的种种巧合,到美国的获利情况,再到欧洲政客的妥协,所有线索都指向同一个方向,现在越来越多人看清了真相,只是欧洲老百姓要承受的苦,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大家觉得,欧洲接下来该怎么摆脱美国的控制,重新找回自己的能源主动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