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乌克兰宣布了 11月4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战报称,使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对乌克兰军工设施及其能源基础设施、军用机场等目标发动了打击,同时针对148个区域的无人机存储发射点及外国雇佣兵驻扎点进行了攻击。 俄罗斯国防部这则战报一出来,外界立马就盯上了其中的“匕首”导弹。有俄罗斯媒体从基辅线人那里拿到消息,这导弹连夜砸向了两套德国刚援助乌克兰的“爱国者”防空系统部署点。 这可不是小事,“爱国者”是乌克兰防空的重要依仗,德国刚送过来就成了打击目标。 乌克兰方面很快有了动静,乌军监测到俄军当天发射了三枚“匕首”导弹,还宣称成功拦截了其中一枚。 他们同时强调,导弹飞行方向指向的是日托米尔州,不是俄军说的基辅打击点。双方说法对不上,具体损毁程度和人员伤亡也没公开,这事儿暂时成了罗生门。 除了基辅的防空系统,其他地方的爆炸声也没停。尼古拉耶夫州的“马里耶夫卡”压缩站被导弹命中,当场燃起大火,当地政府已经确认了这个消息。哈尔科夫周边也遭殃了,一处专门维修无人机和装备的乌军设施遭到袭击,地下抵抗组织的人透露出了这个情况。 俄罗斯军事专家瓦西里・丹德金站出来解释了这次行动的目的。他说俄军加大“匕首”导弹的使用频率,就是为了削弱西方对乌克兰的武器供应,打垮基辅的军事潜力。尤其是无人机组装车间和军用机场,都是重点打击对象。 这位专家还特意提到,“匕首”导弹能穿透深层地下设施。乌克兰很多军工设施和机场机库都是苏联时期建的,埋得特别深,普通武器打不动,但“匕首”能钻进去摧毁目标。他同时透露,这么密集地用这种昂贵导弹,说明俄军库存很充足。 其实这不是俄军近期第一次动手,11月1日的时候,俄国防部就说过,部队在哈尔科夫州库皮扬斯克等地打击了乌军,还炸了保障军工生产的能源设施和无人机存储点。乌军当时也回应,说在库尔斯克等方向击退了俄军进攻,还反击了俄军的人员装备集结区。 有意思的是“匕首”导弹的神话这些年一直在打折扣,乌克兰从2023年5月就开始拦截这种导弹,到2025年中期已经拦下了几十枚。这次俄军虽然宣称打击成功,但乌军还是一如既往宣称拦截了部分导弹,看来双方对战场态势的说法还是差得很远。 俄军这轮打击的针对性很明确。当前乌军正面临兵力短缺和西方援助不确定的问题,美国官员都预测乌军可能要从库尔斯克撤退。这时候打垮他们的军工设施和能源供应,等于在伤口上撒盐。 不过乌克兰的抵抗也没停。就算防空系统可能受损,乌军还是靠着导弹和炮兵部队持续反击俄军集结区。只是能源设施反复被打,全乌紧急停电的风险又高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又要难上加难。 来源:海外网 【俄称打击乌军工企业 乌称打击俄能源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