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稀土,中国还有三招能卡美国脖子” 中方一再强调,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

未央秘史 2025-11-06 18:56:56

“不止稀土,中国还有三招能卡美国脖子” 中方一再强调,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依法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但美方仍执着于翻炒稀土供应“武器化”论调,并将这种所谓“威胁”渲染至更多领域。 美国整天拿着稀土炒作“供应武器化”,却压根没意识到,中国能让他们坐立难安的,远不止这一种关键资源。 经过数十年的产业布局,中国在锂离子电池、成熟制程芯片和医药原料药三大领域早已构建起难以撼动的供应链优势,每一项都精准戳中美国产业的软肋,让他们嘴上喊着“去中国化”,身体却诚实得很。 先看锂离子电池领域,这可不是简单的手机电池那么简单,从新能源汽车到电网储能,再到AI数据中心和国防军工,全离不开它的支撑。 中国早已形成从基础锂盐到关键材料再到生产设备的完整闭环,2025年前三季度,仅碳酸锂产量就达58.8万吨,氢氧化锂30.3万吨,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 在核心材料上,中国更是拿捏得死死的,正极材料产能占全球96%,负极材料占85%,这些都是美国本土电池厂想绕也绕不开的基础原料。 最有意思的是,即便美国对中国锂电池加征高额关税,通用汽车还是得乖乖从中国进口电池,因为中国的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比美国本土能低35%,不买就没竞争力,只能顶着关税压力签两年采购合同。 就连美国电网级储能用的锂离子电池,2025年前7个月有65%都来自中国,而这些电池恰好被纳入了中国最新的出口管制清单。 美国想搞能源本土化,却连最基本的电池供应都解决不了,AI数据中心缺了稳定的储能电池都得停摆,这种依赖程度,说中国能卡住他们的能源命脉一点不为过。 再说说成熟制程芯片,美国之前一门心思盯着7nm、5nm的先进制程,觉得卡死这些就能遏制中国芯片产业,结果却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日常生活中90%以上的产品用的都是28nm及以上的成熟制程芯片。 汽车、电视、医疗器械、工业设备,没了这些芯片全得停转。 而中国早已在这个领域悄悄崛起,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十大晶圆代工厂里有三家是中国企业,中国大陆在28nm—65nm制程市场的份额已经从2020年的18%飙升到31.5%,仅中芯国际一家就占了20%。 更让美国焦虑的是,三分之二的美国产品都在用中国的成熟制程芯片,这种依赖让他们不得不紧急发起301调查,试图通过加关税阻止中国芯片进入,可这根本就是徒劳。 美国自己建芯片厂成本比亚洲高30%到50%,《芯片与科学法》的补贴拖了一年多才落地,40%的大型项目要么推迟要么停摆。 之前全球芯片短缺时,通用、福特等美国车企因为缺中国的成熟制程芯片,被迫停产减产,仅2021年就损失了610亿美元销售额,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美国总觉得先进制程才是核心,却忘了成熟制程才是支撑实体经济的基石,而这块基石,早已被中国稳稳握在手里。 最后是医药原料药,这可是关系到美国人小命的领域,美国市场上90%的处方药都是仿制药,这些药价格低廉,能为美国医疗体系每年节省数千亿美元,而中国正是这些仿制药关键活性成分的核心供应方。 2023年,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第四大药品供应国,从中国进口的医药产品在过去几年增长了600%以上,像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这种常用感冒药,还有阿莫西林等广谱抗生素,全球主要制造商里有四分之三在亚洲,而中国占据了主导地位。 人福医药的黄体酮原料药全球市场份额第一,九洲药业的多个特色原料药也在全球细分市场稳居前列。 美国之前脑子一热对中国医药产品加征关税,结果直接导致国内仿制药供应短缺,不少药店货架空空如也。 他们想把订单转移到印度,可印度既没有中国这样完整的产业链,也没有足够的产能,根本接不住。 要知道,仿制药利润微薄,供应链一旦中断,很多厂家会直接放弃生产,最后买单的还是美国消费者,要么买不到药,要么就得花几倍的价钱买原研药。 美国连日常生病吃药都离不开中国,这种依赖比工业领域更难摆脱,毕竟产业可以慢慢建,人命可等不起。 这三大领域的优势,从来不是中国刻意为之的“卡脖子工具”,而是多年来产业积累、技术沉淀和市场选择的结果。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齐全的制造业门类、充足的工程师和产业工人,还有庞大的国内市场支撑技术迭代,这些都是美国短期内无法复制的。 美国一边想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打压中国企业,一边又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只能让自己陷入被动。 他们炒作“中国威胁论”,本质上是对自身产业短板的焦虑,毕竟当一个国家在能源、制造、医药等关键领域都要依赖别人时,所谓的“产业安全”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谎言。 中国依法实施出口管制,只是维护自身产业安全和利益的正当做法,而美国之所以反应这么激烈,恰恰说明这些领域的供应链优势,已经成了中国手里实打实的话语权。

0 阅读:44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