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毛主席找宋庆龄借了5万美元以解红军之危,宋庆龄直接卖房筹钱,把5万美

浅笑对风吟 2025-11-07 16:57:19

1936年,毛主席找宋庆龄借了5万美元以解红军之危,宋庆龄直接卖房筹钱,把5万美元汇给了党中央,没过多久,周总理竟把宋庆龄给钱一事告知了宋子文。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36年冬天,陕北高原北风呼啸,红军刚刚结束长征到达延安。 队伍从八万人减少到不足三万,战士们衣衫单薄,粮食短缺。 陕北土地贫瘠,当地百姓自己也吃不饱饭,加上国民党军队的经济封锁,红军的日子十分艰难。 毛泽东住在延安的窑洞里,为部队过冬的物资发愁。 战士们还穿着夏天的单衣,眼看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后勤物资却迟迟得不到补充。 当时红军经费紧张,连买棉衣的钱都凑不齐。 毛泽东自己也只有一条棉裤,洗的时候只能躺在床上办公。 经过反复考虑,毛泽东决定向宋庆龄求助。 宋庆龄是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在上海很有声望,她的弟弟宋子文又是国民政府财政部长。 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请宋庆龄帮忙向宋子文借五万美元。 这笔钱在当时不是小数目,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多万美元,足够三万红军度过寒冬。 随信还附赠了一枚苏区铸造的镰刀斧头银币作为信物。 这封信交给了地下党员董健吾,让他冒着风险穿越封锁线送往上海。 宋庆龄收到信后心情复杂。 她深知红军的处境艰难,但也不愿向早已划清界限的弟弟宋子文开口借钱。 思前想后,她决定自己想办法。 先是拿出了孙中山先生留下的抚恤金,又咬牙抵押了和孙中山共同生活过的故居,终于凑齐了五万美元。 筹到钱后,宋庆龄通过地下党负责人潘汉年建立的秘密交通线,将钱款转交给了陕北的红军。 整个过程她守口如瓶,连最亲近的人都没有透露半分。 她宁愿让外界以为这笔钱是宋子文所出,也不愿让人知道她抵押了唯一的家产。 1937年初春,周恩来在上海听说宋子文资助红军五万美元的事,十分感动,特意写信向宋子文致谢。 这封信让宋子文摸不着头脑,他根本不知道借钱的事。 联系到姐姐最近抵押房子的举动,宋子文这才恍然大悟。 他气冲冲地去找宋庆龄理论,但看到姐姐为难的神情,最终选择了沉默。 虽然政治立场不同,他也没有揭发这件事,不过兄妹二人的关系从此破裂。 这笔钱解了红军的燃眉之急,战士们用钱购买了棉衣和粮食,平安度过了那个寒冬。 毛泽东一直以为是宋子文借的钱,直到1954年才从潘汉年那里得知真相。 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国家实行供给制,大家都不宽裕。 毛泽东特意派潘汉年去还给宋庆龄五万美元。 宋庆龄先是推辞,说这笔钱是对革命的贡献,不该偿还。 在毛泽东的坚持下,她才勉强收下。 时间来到196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偶然听人说起宋庆龄当年资助红军的事,这才知道那五万美元是宋庆龄抵押故居凑来的。 已经76岁的毛泽东站在城楼上,回想起33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天,感慨万千。 他这才明白,当年宋庆龄回信时轻描淡写的背后,藏着如此重大的牺牲。 宋庆龄和毛泽东同年出生,但人生轨迹截然不同。 一个是受西方教育影响的名门闺秀,一个是农民家庭出身的革命青年。 1924年国民党一大期间,毛泽东在会上的发言给宋庆龄留下深刻印象。 孙中山逝世后,两人虽然在不同战线斗争,但始终互相支持。 长征期间,宋庆龄通过秘密电台与毛泽东保持联系,并组织各界支援红军。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在百忙之中特意拜访了宋庆龄。 看到毛泽东面容憔悴,宋庆龄还买了奶粉和葡萄糖送给他。 此后多年,宋庆龄经常给毛泽东带些小礼物,毛泽东也亲切地称她为"大姐"。 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毛泽东亲自到火车站迎接宋庆龄进京。 在众多来京参加建国大业的人士中,宋庆龄是唯一享此殊荣的。 这不仅因为她是孙中山夫人,更因为她为新中国建立作出的特殊贡献。 在白色恐怖时期,她利用特殊身份营救了大量共产党人;抗战期间,她为根据地争取国际援助,输送医疗物资和人才。 这些往事都成为历史的珍贵记忆。 宋庆龄用她独特的方式支持中国革命,却从不张扬。 就像那五万美元的故事,经过岁月沉淀,才渐渐为人所知。 这样的真情实感,越经历时光打磨,越显得珍贵。 主要信源:(长江日报——这件珍贵文物首次展出印证一段往事,宋庆龄抵押房子筹款支持中国共产党)

0 阅读:756

猜你喜欢

浅笑对风吟

浅笑对风吟

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