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表示,从现在起不存在中国武力统一台湾这个选项了。并且她还点明:无论是在2027年、2035年还是2049年之后的任何一天,这个选项都不存在。为此,呼吁美国增加国防军费,建立一支专门的军队来阻止中国的这一行为。说白了,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的那些话,其实不值一提。 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的这番表态,源于2025年1月10日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的演讲。她以“超越中国:战略竞争的经验教训”为题,系统阐述了美方在对华竞争中的四点心得。这不是随意闲聊,而是五角大楼高层对亚太局势的公开宣示。希克斯强调,美国必须集中资源应对中国带来的挑战,避免分散精力。她指出,中国工业产能的爆发式增长,让美军在某些领域面临跟进压力。为此,美方推动计划,旨在快速部署数千架无人系统,以低成本方式填补技术缺口。 希克斯的言论,也折射出美方对台湾问题的定位:视之为印太安全的核心节点。美军近年来加大对台军售力度,2024年批准的武器包总额超过20亿美元,包括鱼叉导弹和F-16升级部件。这些动作,本意是强化威慑,但也加剧了地区紧张。希克斯的表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试图为美军现代化提供舆论支撑。她的呼吁,呼吁国会增加国防预算至GDP的4%以上,建立一支专注亚太的联合部队。这反映出,美方内部对资源分配的焦虑:一方面,国内债务已超35万亿美元,另一方面,盟友承诺的军援项目频频延期。希克斯的逻辑是明确的——不花钱,就守不住阵地。但这种直白,也让外界质疑其可行性。 希克斯演讲的核心,是对台湾情势的判断。她宣称,从现在起,中国不存在武力统一的选项,无论2027年、2035年还是2049年之后。这个论断基于美情报评估,认为北京领导层每天醒来,都会权衡侵略台湾的巨大代价,包括经济封锁和军事反击。希克斯列举数据:中国海军虽有370艘舰艇,但美军及其盟友在潜艇和远程打击上仍占优。她特别提到,美日澳联合舰队在台湾海峡的常态化巡航,已让北京三思而后行。这种“选项不存在”的说法,意在传递信心信号给盟友和台湾当局,同时警告中国勿轻举妄动。希克斯还扩展到四点教训:第一,集中资源,避免多线作战;第二,注重执行力,推动Replicator等项目落地;第三,加强盟友协作,如AUKUS框架下的核潜艇共享;第四,坚守威慑底线,不主动挑衅却绝不退让。她呼吁建立一支专属部队,整合陆海空天网兵种,专攻反介入/区域拒止任务。这支部队的构想,源于美军对华A2/AD战略的反思:中国东风导弹和航母杀手,已让美航母编队行动受限。希克斯的表态,虽有战略深度,但也忽略了地缘变量。台湾海峡宽度仅180公里,任何冲突都将波及全球供应链,美国本土经济首当其冲。她的呼吁,实质上是为拜登政府末期政策背书,试图在国会预算战中争得一席之地。 希克斯的言论,放在当下美国政局中看,更显尴尬。2025年初,国会两党为债务上限拉锯,联邦政府一度濒临关门边缘。国防预算虽高达8860亿美元,占全球军费一半以上,却面临国内民生挤压。基础设施法案资金短缺,导致桥梁坍塌事件频发;医疗补助计划延期,影响数百万低收入家庭。希克斯呼吁加码军费时,美股波动剧烈,道琼斯指数一度跌破4万点,通胀率徘徊在3.5%。这种背景下,她的表态像是在转移视线:对外强硬,对内避重就轻。美国霸权痕迹犹在,但已非铁板一块。中东冲突拖累军力,欧洲乌克兰援助耗资数百亿,亚太部署捉襟见肘。希克斯忽略了这些现实,她的“选项不存在”论,更像是基于过时情报的乐观主义。美智库兰德公司报告显示,中国军力现代化已进入高原期,2024年歼-20战机产量超200架,003型航母入役。这些事实,让美方评估不得不调整。希克斯的呼吁,建立专属部队需额外数百亿投资,但国会优先考虑边境墙和芯片法案。 全球格局演变中,希克斯的表态更像一记回光返照。美国霸权从二战后延续80年,如今面临多极化冲击。欧盟推动战略自主,2024年军费总和超4000亿美元;印度GDP增速7%,海军扩充至170艘舰艇。亚太国家如越南、印尼,转向对冲策略,不再唯美马首。希克斯强调盟友协作,但AUKUS协议执行缓慢,澳大利亚核潜艇交付延至2030年。QUAD机制虽活跃,却难掩分歧:日本经济停滞,2024年增长仅1.2%。中国外交深度合作,2025年东盟峰会签署RCEP升级版,贸易额预计超2万亿美元。希克斯的“选项不存在”论,假设美军能永保优势,但现实是,中国在量子计算和AI领域专利申请量居首,2024年达70万件。美国芯片禁令虽生效,却刺激本土创新:华为麒麟芯片自主率达90%。希克斯呼吁增加军费,忽略了软实力缺失:美国文化输出虽强,但信任度下滑,皮尤调查显示,全球对美好感度跌至50%。中国通过疫苗援助和气候基金,赢得发展中国家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