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开窍了,今天他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说,我们也要像中国一样着眼于长远,与其想着打败中国,和中国合作能让我们更大更好更强,瞧瞧,他去了一趟韩国,认识提高的挺快。明年来中国,四处转转,思想还会上台阶! 70 分钟的电视专访里提了中国 41 次,特朗普最近这番话确实让人意外。这位曾把关税大棒挥向中国的美国前总统,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镜头前直言,和中国合作比对立好,能让美国更强大,语气里全然没了之前的强硬。 这种转变不是凭空来的,10 月底在韩国釜山的那场会晤成了关键。当时中美两国元首坐下来谈,之后没多久吉隆坡经贸磋商就拿出了实实在在的成果:美方取消了针对中国商品的 10%“芬太尼关税”,还暂停了新的技术出口管制规则,中方也相应调整了反制措施。 要知道,之前美国刚加征关税时,美国家庭每年要多花几千美元买日用品,工商界和农场主更是怨声载道。 美国的经济账本早藏不住压力了。联邦债务突破 37 万亿美元,高通胀没压下去,制造业还在往外流,连财政部长贝森特都不得不说 “无意与中国脱钩”。 尤其是稀土这事儿,中方一调整出口管制,美国军工和半导体产业就慌了神,毕竟这些关键领域离了中国供应链真转不动。 还有大豆种植户,9 月份中国进口量降到零,库存堆得老高,这些农业州可是特朗普的票仓,抗议的人多了,政策自然得跟着转。 特朗普自己也该琢磨明白,之前搞的技术封锁没伤到中国根本,反倒让美国企业失去了大市场。这次他说要学中国着眼长远,说白了是看清了现实 —— 全球产业链里中国的位置根本绕不开。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后来在晚宴上提的 “四条红线” 也说得明白,合作行,但得相互尊重,这态度里藏着的底气,正是这些年实打实的发展硬实力给的。 就拿新能源领域来说,中国的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 70%,电动汽车出口量连续五年第一,这些产业不是靠保护起来的,是靠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拼出来的。 国际社会都看在眼里,香港《大公报》就评过,中美合作才能共同繁荣,这话没说错。现在两国在反洗钱、人工智能这些领域都有合作空间,真能坐下来做事,对世界都是好事。 不过话说回来,特朗普这转变是真的想通了,还是盯着短期利益的权宜之计,还得看后续行动。毕竟光说合作不够,得真的放下遏制的心思才行。 要是明年他真能来中国转转,看看各地的发展势头,说不定对 “长远” 俩字能有更深的理解。毕竟中国这些年不搞零和博弈,一门心思搞发展的路子,早用实绩证明了靠谱。 你觉得特朗普这次的合作表态,能落到实处吗?要是真来中国走访,哪些发展成就最该让他好好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