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美日韩澳新把俄罗斯那么大的市场直接让给中国?因为说白了,这群政客还是看不

小张的社会 2025-11-09 13:12:50

为什么欧美日韩澳新把俄罗斯那么大的市场直接让给中国?因为说白了,这群政客还是看不起中国,认为中国吃不下这么大的市场。   就在去年,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汽车数量一下子冲到了 35 万辆,比前一年翻了快三倍,而在这之前,俄罗斯街头跑的大多是欧洲和日韩品牌的车。   更有意思的是,不光是汽车,俄罗斯超市里的零食、商场里的家电,甚至加油站里的成品油,中国制造的身影越来越多。   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个挺耐人寻味的事儿 —— 原本占据俄罗斯不少市场份额的欧美日韩澳新企业,正在慢慢退出,而他们空出来的市场,正在被中国企业稳稳接住。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俄罗斯市场可不是小打小闹,单说能源领域,它的天然气储量占全球近五分之一,石油产量常年稳居世界前三,还有农产品、矿产资源,随便拿出来都是能吸引全球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以前,欧洲国家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占自身消耗量的 40% 以上,日韩企业也在俄罗斯的汽车、电子设备市场占据不小份额,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新西兰的乳制品,也都曾是俄罗斯市场的常客。   可为什么这些国家的企业会主动放弃这块大蛋糕呢?说到底,还是一些政客抱着偏见,觉得中国企业没能力吃下这么大的市场,觉得就算他们退出,中国也接不住,所以才敢放心地撤走企业、中断合作。   但事实却打了这些政客的脸。就拿能源合作来说,2023 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量同比增长了 14.7%,天然气进口量更是增长了 26.3%。   两国还开通了 “西伯利亚力量” 天然气管道,这条管道每年能给中国输送 380 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不仅稳定了中国的能源供应,也让俄罗斯的能源有了更可靠的出口渠道。   再看汽车市场,以前俄罗斯街头常见的是德国大众、日本丰田、韩国现代,可自从这些品牌撤走后,中国的奇瑞、吉利、长城汽车迅速填补空白,还在俄罗斯建立了生产基地,推出符合当地需求的车型。   不光是大宗产品,民生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以前俄罗斯超市里的零食、日用品很多来自欧洲和日韩,现在中国的休闲食品、小家电、母婴用品越来越多,而且价格更实惠、品质也不差。   比如中国的家电品牌美的、海尔,在俄罗斯推出了适合当地户型的小容量冰箱和洗衣机,很受消费者欢迎;中国的电商平台也开始进入俄罗斯,通过跨境物流把更多中国商品送到俄罗斯消费者手中,2023 年中国对俄罗斯的跨境电商出口额同比增长了 60% 以上。   这些合作不是靠运气,而是靠中国企业的实力和中国市场的潜力。中国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从汽车到家电,从机械装备到电子产品,都能实现自主生产,而且产能充足,能快速满足俄罗斯市场的需求。   中国还有庞大的消费市场,不仅能消化俄罗斯的能源和农产品,还能为俄罗斯提供多样化的商品,这种双向的合作模式,让两国的经贸关系越来越紧密。   更重要的是,中国一直秉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和俄罗斯的合作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像有些国家,总是把经贸合作和政治问题绑在一起,动不动就搞制裁、撤资,最终只能失去市场。   现在再回头看那些政客的想法,是不是觉得很可笑?他们以为中国吃不下的市场,中国不仅接住了,还做得越来越好;他们以为能通过放弃俄罗斯市场来遏制中国,结果反而给中国企业创造了更多机会。   当然,这不是说合作没有挑战,比如语言障碍、当地法规差异,还有一些国家的无理阻挠,但中国企业总能通过本土化运营、加强沟通协调来解决这些问题。   说到底,市场的选择从来不会因为政客的偏见而改变,只会流向更有实力、更讲诚信的合作伙伴。那些看不起中国、低估中国实力的政客,最终只能看着中国企业在他们放弃的市场里不断成长,看着中俄合作越来越紧密。   那么大家觉得,未来中国企业还能在俄罗斯市场开拓出哪些新领域?那些曾经退出的欧美日韩澳新企业,还有没有机会再回到俄罗斯市场呢?  

0 阅读:49
小张的社会

小张的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