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越南会非常惨!因为越南骗了中国,牺牲中越合作,换取美国26%的减税,中方6字回应意味深长。前脚越南总理范明政还表示,在与美国谈判时会避免损害其他市场利益,可话音刚落,越南转身就和美国达成了一项堪称“丧权辱国”的贸易协议。 越南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在2023年9月迎来转折。那年,美国总统拜登访越,双方宣布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这一步让越南对美出口额突破1300亿美元,电子产品和纺织品成为主力。越南工厂大量承接国际订单,经济增长率一度达到8%以上。但升级的同时,也埋下隐患。越南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电子零部件国产化率不足35%,塑料原料80%以上从中国进口。中越贸易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越南对华逆差高达1540亿美元。这种不对等绑定,让越南在中美博弈中如履薄冰。2024年4月,越南总理范明政访华时,重申对外谈判会顾及伙伴利益,避免单边行动伤及整体合作。那时,中越签署多项协议,涵盖基础设施和产业链对接,看似稳固。可短短一年,风云突变,美国关税大棒挥下,越南的平衡术面临考验。 2025年4月,美国政府以贸易不平衡为由,威胁对越南商品征收46%高关税。这直接瞄准越南鞋类、家具和电子出口,占对美总出口的近一半。越南经济警铃大作,GDP增速从上年的6.5%滑至4.2%,工厂订单锐减。面对压力,范明政在4月22日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指示谈判团队:要确保对话不复杂化,不影响其他国际协议,更不能因一国市场损害周边伙伴。这番表态表面中立,实则透露出越南的尴尬处境。它是美国首批同意关税谈判的六个国家之一,早早表态愿扩大对美进口,以求缓冲。谈判从5月启动,越南提议互免关税,甚至承诺增加美国农产品采购。可美国底线未松,越南只能步步退让。短短三个月,协议尘埃落定。 协议于7月2日正式公布,美国对越南原产商品关税定为20%,较威胁水平降26个百分点。越南方面视此为重大胜利,宣称保住了出口命脉。可细究条款,优惠水分十足。作为交换,越南对美国商品全面零关税,涵盖汽车、农产品和能源。这等于打开国门,任由美国产品低价涌入。越南本土汽车业本就起步晚,市场份额不足10%,如今面临倾销冲击。协议还锁定巨额采购:50架波音飞机订单,总值80亿美元;另有29亿美元美国农产品进口合同,包括大豆和棉花。这些不是平等交易,而是越南为减税付出的“买路钱”。更棘手的是转运条款:针对疑似中国半成品经越南加工贴标出口的货物,加征40%惩罚关税。越南须自建溯源体系,从芯片到塑料颗粒全程追踪来源。这一条款直指中越产业链合作,越南企业过去靠中国零部件组装,带动就业超3000万,如今却被迫自证清白。协议本质上是美国借越南手,堵塞对华贸易迂回路径。越南看似捡了便宜,实际成了棋盘上的一枚卒子。 这份协议对中越合作的冲击立竿见影。越南电子和纺织业对中国依赖深重,零部件进口占总量的60%以上。转运条款一出,中国企业迅速调整策略,减少半成品输出,转而投资泰国和印尼。2025年第三季度,中越贸易额同比下滑12%,越南工厂开工率降至75%。那些靠加工中国货的中小企业首当其冲,库存积压,工人失业率升至5.2%。越南政府虽承诺补贴本土产业,可财政吃紧,难以为继。美国商品零关税入市后,首季度销量暴增25%,本土品牌份额缩水8个百分点。汽车经销商堆满美国车型,越南VinFast工厂减产30%。这不只是经济损失,更是战略失算。越南本想借美越伙伴关系升级,吸引外资超500亿美元,可协议反倒吓跑投资者。外资审查转运风险,撤资潮初现,河内工业园区空置率达15%。越南的“竹篮打水”心态显露无遗:为眼前减税,牺牲长远根基。 中国对协议的回应简洁有力:商务部发言人仅用六个字——“正在开展评估”。这六个字分量十足,透出审慎与从容。中国未急于反击,而是启动全面审查,涵盖贸易影响、供应链调整和潜在对策。评估焦点包括越南转运条款对中企的壁垒,以及美国零关税对区域平衡的破坏。中国手握稀土加工80%全球产能,越南工厂关键零件依赖度高。若供应收紧,越南电子业将瘫痪。2025年10月,中国已与东盟多国深化合作,贸易额逆势增长7%。这回应不是空话,而是信号:伙伴背离,后果自负。越南试图解释称协议不针对中国,可事实摆在那,转运40%关税明摆着是帮美国围堵。中国的克制,给越南留了回旋余地,但也敲响警钟。小国若一味迎合大国,易成弃子。中越合作本是互利共赢,越南此举等于自断臂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