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教授警告:全世界只有韩国看不起中国,但中国眼里却没有韩国。   金兰都教授在

财先生观天下 2025-11-10 20:15:56

韩国教授警告:全世界只有韩国看不起中国,但中国眼里却没有韩国。   金兰都教授在KBS的节目《明见万里》说的这句话,就像是往一锅滚油里泼了一瓢冷水,瞬间就炸了。这话为啥这么扎心?因为它戳破了一个韩国人不愿承认,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的泡沫。   想当年,亚洲金融风暴都没能彻底击垮的“汉江奇迹”,让韩国一度觉得自己是亚洲的优等生,是发达国家的代表。那时候的中国在他们眼里,就是个刚打开国门、穷困潦倒的邻家大个子。   韩国人出国旅游,看到中国的景象,那种发自内心的优越感是藏不住的。他们开着现代车,用着三星手机,看着自己的影视剧火遍亚洲,自然就觉得,中国这个“学生”,什么时候都得跟在“老师”屁股后面。   可现在,中国发育得太快了,短短二十年,GDP甩了韩国十几条街,华为在5G领域把三星按在地上摩擦,新能源汽车满大街跑,连他们引以为傲的影视剧市场,都被中国的古装剧和甜宠剧分走了大块蛋糕。   这种从“老师”到“被超越者”的心理落差,谁能咽得下?于是,韩国社会就开始出现一种奇特的“补偿心理”,拼命在文化上找存在感。   泡菜、端午、汉服,这些东西在中国人看来是历史渊源下的文化共享,但在他们眼里就成了“文化掠夺”,是他们捍卫民族尊严的最后阵地。每一次网络上的争吵,每一次官方的抗议,其实都是内心焦虑和不安全感的集中爆发。   更让他们感到屈辱的是萨德事件,当时韩国觉得自己有美国撑腰,可以硬气一把,结果中国这边一反制,乐天集团直接凉了半截,旅游业和韩流产业遭受重创。   他们这才痛苦地发现,自己所谓的“主权决定”,在巨大的经济压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这种无力感,最终就转化成了更深的恨意。   韩国中央日报和东亚研究院联合搞的民调显示,超过66%的韩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是负面的,其中年轻人群体高达八成。   而反过来看中国这边,金教授说的后半句“中国眼里早就没有韩国了”,更是大实话。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韩国的日常新闻,根本上不了热搜。韩国的总统换了谁,首尔又有什么游行,这些信息在庞大的信息流里,连朵水花都算不上。   在经济上,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三星、现代、LG这些韩国巨头,一半以上的利润都来自中国市场。这种深度的经济捆绑,让中国在看待韩国时,更多的是从一个“重要但可控的经济伙伴”角度。   当韩国民众因为文化归属问题在网上义愤填膺时,中国网民可能更关心的是双十一的折扣,或者某个明星的八卦。这种关注度上的巨大不对等,才是最伤人的。   韩国人把中国当成假想敌,天天研究、天天警惕,甚至上升到国家仇恨的层面,可一转头发现,人家压根就没把你当回事,这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才是金兰都那番话引发韩国舆论地震的根本原因。

0 阅读:10

猜你喜欢

财先生观天下

财先生观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