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顿后悔!奥巴马后悔!拜登后悔!没想到,奥巴马回忆录里提到了涉华言论! 说

烟雨评社 2025-11-11 10:34:45

克林顿后悔!奥巴马后悔!拜登后悔!没想到,奥巴马回忆录里提到了涉华言论! 说白了,美国三任总统的“后悔药”根本治不好对华战略误判的老毛病,奥巴马回忆录里的纠结言论不过是这场闹剧的最新注脚。 2000 年那阵,克林顿把推动中国加入 WTO 当成任期内的头等大事,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演讲里说得格外恳切,说这不仅能让美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更能让中国 “进口经济自由的价值观”。 他当时打得算盘很清楚,觉得中国入世后会按美国的预期改变,等将来成了世界最大经济体,也不会对美国造成威胁。 可现实完全没按剧本走,中国没被 “改造” 不说,反倒借着全球化的东风,把完整的工业体系搭了起来,连美国贸易代表后来都公开说,让中国入世是个 “错误”,这种预期落空的滋味,成了克林顿后来采访里藏不住的遗憾。 奥巴马的 “后悔” 更具体,直接写进了回忆录《应许之地》里。他总念叨,要是 2008 年金融危机没捆住手脚,当年肯定会在对华贸易上更加强硬。那会儿为了让中国帮着重启全球经济,他没法放开手脚施压,这成了他心里的疙瘩。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中国让数亿人脱贫是人类创举,而且繁荣的中国比混乱的中国更符合世界利益。这种矛盾特别真实,一边指责中国 “违反贸易规则”,一边又清楚美国离不开中国的经济增长,说白了就是意识到,中国的发展已经不是美国想压就能压住的了。 到了拜登这儿,“后悔” 变成了政策碰壁后的实打实反思。他接过特朗普的强硬路线,又是搞芯片出口管制,又是推动 “脱钩断链”,可结果却让美国自己陷入被动。 美国智库的报告里写得明白,中国在先进电池、5G、商用无人机等 6 大科技领域已经实现领先,就拿新能源汽车来说,中国的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超过 60%,连特斯拉都要依赖中国的供应链。 《经济学人》也发现,美国想把订单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可那些国家的零部件还是得从中国进口,依赖度根本没降。拜登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说得更直接,美国几十年想塑造或改变中国的努力全失败了,中国已经成了世界舞台上绕不开的角色。 其实这三位总统的纠结,本质都是没看清中国发展的底层逻辑。中国的发展从不是靠谁的施舍,是 14 亿人实打实拼出来的。 每年万亿级的研发投入、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超大规模的市场,这才是发展的底气。美国越是搞技术封锁,中国越能逼出自主创新,就像半导体领域,国产芯片的产能正一步步往上追。 现在越来越明显,沙利文说的 “美中必须找到共存之道”,其实就是承认了现实。三位总统的 “后悔” 恰恰证明,想阻挡中国发展根本是徒劳,与其在遗憾里纠结,不如学会和强大的中国平等相处,这才是顺应时代的选择。 回头看,克林顿时期搞对华接触政策却藏着遏制心思,奥巴马在强硬和妥协间反复横跳,拜登变本加厉搞技术封锁,三任总统折腾下来,中国反而在高科技、新能源等领域全面崛起。他们所谓的“后悔”,根本不是反思自己错了,而是后悔没早点把中国按住,这种心态本身就注定了失败。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