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主席考文垂最近来中国看了全运会开幕式,说了句挺实在的话。她说:“中国是国际体坛真正的强国。” 这件事的背景,是IOC(国际奥委会)新主席考文垂的正式出访,而目的地选在了中国。 这次出访,看似例行公事,实际上充满了深意,它不仅是体育交流,更像一场深度捆绑——一个古老的奥林匹克组织,正在与一个崛起的东方力量寻找合作的平衡点。 IOC最近和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签了一份大合同,从2026年到2032年的奥运转播权全都锁定在中国手里。 对这个长期被吐槽“靠转播赚钱”的组织来说,这笔稳定收入就像压舱石,让未来面对不确定性时更有底气。 而对中国而言,买的不只是版权,而是在全球顶级体育IP的话语权桌上,赢得了一个稳定位置。 这不仅是官方对中国体育影响力的肯定,也巧妙回应了“总被当作陪衬”的尴尬说法,换句话说,这不是简单的买卖,而是双方为抵御不安走出的关键一步。 考文垂此行,还赶上了广州的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她对中国办赛能力赞不绝口,尤其是粤港澳协同合作的高效,以及各种顶尖体育设施。 她还特别提到,让她眼前一亮的,是“水立方”变成“冰立方”的创意,这解决了奥运场馆赛后闲置问题,也体现了中国在遗产利用上的智慧。 全运会本身也非常有看点:34个竞技项目、23个大众项目,上万运动员参与。 这种安排呼应了“体育要回归本质、提升全民体质”的理念,中国方案显然很诱人,IOC可以借鉴,中国也能展示实力。 官方宣传里,强调考文垂的个人情感因素,她是前仰泳金牌得主,2008年北京奥运就拿过奖;又是非洲首位女性主席,这些标签让合作看起来温情满满,仿佛天意使然。 但换个角度看,这背后其实是焦虑,现在愿意接盘奥运会的国家越来越少,发展中国家又力不从心。 所谓个人情感,不过是包装好的公关说辞,用来掩盖IOC结构性难题,有人甚至指出,奥运体系本质上偏向西方,中国在里面不是敌人就是点缀,需要保持清醒,别被表面热情冲昏头。 所以,这次IOC与中国的深度合作,本质上是IOC想借中国获得稳定资源和范例。 未来这局棋,会让奥运走向更包容、普惠的方向,还是加剧内部撕裂,还不好说。 关键在于IOC能否真正认同体育的本质价值,而不仅仅是数据、场面和短期利益,棋局还长,分胜负的时候,还没到。

用户14xxx21
奥运会越来越没有奥运精神了,还想中国帮你充门面?想什么呢[抠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