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怒了!巴勒斯坦怒了!叙利亚怒了!黎巴嫩怒了!伊拉克怒了!也门胡塞武装也怒了! 中东现在的变化,远不是地图上画几条边线那么简单,看那里的汽车市场,就能清楚地看到,这里不只是几个品牌的竞争,而是两种截然不同做事方式的较量。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西方汽车品牌在中东的打法很简单:把这里当作一个卖车的市场就完事。 车卖得贵,零件和维修价格高得离谱,而且服务特别慢,最重要的是,核心技术都捂得死死的,绝不外传,更别说帮当地建工厂或者做研发,他们关心的只有利润,卖成品的钱最快、最稳。 这种逻辑也用在政治和军事上,美国指责伊朗,却向沙特和阿联酋卖武器;拿人权说事去制裁叙利亚,但也门的人道危机却很少提。 这种“双标”,本质就是一切为了自己利益服务,中东国家长期被这种控制和干涉压得很烦了。 而现在,中国汽车来了,带来的是另一种玩法,我们不仅卖车,更愿意分享电池等核心技术,还手把手帮助中东国家规划、建设自己的汽车工厂,这就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 这种合作的意义很大,它帮助中东国家建立“造血”能力,换句话说,不再只是卖石油换车,而是可以把石油收入转化为自己的电池厂、汽车厂,建立完整产业链。 这种思路跟疫情期间中国送疫苗、帮忙建生产线的做法很像——不只给成品,还教你自己做。 正因为如此,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中东的销量才一路上升,街头越来越多挂着中国品牌标志的车,这些都是当地人用真金白银表达的选择。 面对这种变化,原来的主导者显得不太适应,美国打着“国家安全风险”的幌子,试图阻止中国汽车进入市场,有些美国媒体人自己都看不下去,说白了,这就是贸易保护主义,不想别人强大。 但市场的力量挡不住,就连欧洲的大众汽车,现在也开始和中国车企合作开发电动车,这说明好技术和好产品最终会自己说话。 中东国家也在行动:沙特官员明确表示,政策要首先服务本国人民;阿联酋、卡塔尔等国家,也积极寻求加入金砖、上合组织,大家都在努力争取自己的发展空间。 有一个土耳其商人,去新疆实地考察回来后说,亲眼看到的情况跟西方媒体报道完全不同,事实就是,亲身经历过平等合作的人,才能做出真正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 所以,中东正在发生的一切,其实是全球的一个缩影:各国和人民都在追求公平和尊重,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参考资料:中东地区多国关系回暖.--央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