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的“党内清算”已经开始了。11月12日,她悍然宣布了一个“蒋介石级”的决定:亲自兼任“革命实践研究院”院长。自蒋介石之后,再无国民党主席在任内兼任此职。这不是“人事任命”,这是“夺权”信号:她要“亲自”掌控“青年干部”的“思想武器”,彻底终结国民党多年的“人才断档”。 看看现在国民党的高层圈子,放眼望去全是头发花白的老面孔。根据 2024 年的公开数据,国民党中常委的平均年龄已经冲到了 62 岁,35 岁以下的青年常委更是一个都没有。 反观民进党,中常委平均年龄才 48 岁,35 岁以下的青年干部占比达到 23%,一对比就能看出差距有多悬殊。 这种人才断层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过去几十年,国民党的人才培养体系几乎完全停摆。作为党内最重要的 “人才摇篮”,革命实践研究院早就没了当年的作用。 2024 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30 岁以下选民给国民党候选人的支持率只有 13.8%,而民进党却拿到了 61.2% 的青年选票。 青年选民用选票表态,国民党已经彻底失去了年轻一代的信任。 党内充斥着的 “政治僵尸”,更是把人才上升的通道堵得严严实实。这些老派人物占据着关键位置,思维僵化,做事还守着老一套,根本不懂年轻人的需求,也不愿意给青年干部机会。 郑丽文显然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才下了这么一步险棋。 革命实践研究院不是普通的机构,它是国民党的 “思想中枢” 和 “人才兵工厂”,掌控了这里,就等于掌控了党内未来 10 年的人才储备。 她亲自兼任院长,就是要打破老派势力的垄断,把青年干部的培养抓在自己手里。毕竟,现在的台湾政坛,年轻选民已经成为关键力量。 但郑丽文这一刀,也捅在了老派势力的痛处。国民党内的 “元老派” 早就习惯了按资排辈,怎么可能愿意把权力让给年轻人。 有消息称,她宣布兼任院长的当天,就有 3 位资深中常委私下抱怨,认为这是 “破坏党内传统”。 更麻烦的是,青年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民进党从 2016 年开始,就专门成立了 “青年发展部”,每年投入超过 2 亿新台币用于青年干部培训,还推出了 “青年立委” 培育计划,短短 8 年就培养出了一批能独当一面的青年政治人物。 国民党现在才开始补这堂课,已经落后了一大截。 而且,国民党的青年人才流失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很多年轻党员要么因为看不到上升空间选择退党,要么转投民进党或民众党。 郑丽文的这个决定,说到底是一场 “破釜沉舟” 的改革。她心里清楚,国民党要是再不改,人才断档的窟窿只会越来越大,最后迟早被时代淘汰。 但改革从来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既要和老派势力博弈,又要快速搭建起有效的青年培养体系,还要重新赢回年轻人的信任。这三步每一步都不好走。 说到底,国民党的 “党内清算”,清算的不是某个人,而是过去那种僵化、保守的用人机制。 郑丽文亲自兼任革命实践研究院院长,只是这场改革的第一步。未来能不能真正解决人才断档问题,关键要看她能不能顶住老派势力的压力,能不能把培养青年干部的承诺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