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但不购买美债,反而发行美债,与美国财政部抢生意,关键是中国发行的美债竟然比

亨克孤独 2025-11-14 15:41:24

中国不但不购买美债,反而发行美债,与美国财政部抢生意,关键是中国发行的美债竟然比美国发行的美债更受欢迎,认购倍数远超同期美国国债,世界正在出现两个“美元中心”。这对美国政府真是当头一棒!   要弄明白这事儿,得先理清一个关键问题:中国发行的美元债券,和美国国债到底有啥不一样?   中国发行的美元债,发行方是中国财政部或者相关的国有机构。这些债券的发行地点不在美国本土,最近一次甚至放到了沙特利雅得。它背后依靠的是中国的经济实力和主权信用,投资者买的时候,看的是中国经济的长期前景和还款能力。   而美国国债则是美国政府直接发行的债务凭证,它的发行地点主要在美国国内,背后支撑的是美国政府的信用和美元的霸权地位。投资者购买美国国债,过去更多是看重它的“安全性”,觉得美国作为超级大国不会赖账。   当然两者还有个明显差别就是资金用途,中国发行美元债筹集的资金,大多会用到实体经济相关的领域,或者用于国际合作项目的推进。美国国债筹集的资金,很大一部分要用来偿还旧债,还有不少要填补政府的财政赤字。   最近这两次发行就让市场彻底看清了差距,2024年11月,中国财政部在沙特利雅得发行了20亿美元的主权债券。这笔债券分了两个期限,3年期的有12.5亿美元,利率是4.284%;5年期的有7.5亿美元,利率是4.340%。   谁都没料到,国际投资者的热情会这么高。总共有397.3亿美元的资金参与了认购,是发行金额的19.9倍。其中5年期债券的认购倍数更是冲到了27.1倍,创下了近年来全球主权债券发行的最高纪录。   更让人意外的还在后面,2025年11月,中国财政部又在中国香港发行了40亿美元的美元主权债。这次的认购场面更火爆,全球投资者拿出了1182亿美元来抢购,认购倍数直接达到了30倍。5年期品种的认购倍数甚至飙到了33倍,把之前的纪录又刷新了一遍。   反观美国自己发债的情况,就显得有些冷清了。美国今年发行国债时,认购倍数普遍只有2.5到2.7倍。同样是美元计价的债券,一边是投资者挤破头抢着要,一边是勉强达到发行要求,差距简直肉眼可见。   很多人会疑惑,为啥大家更愿意买中国的美元债?其实核心原因就两个,信用靠谱加上收益有吸引力。中国发行的美元债,利率和同期美国国债差不多,3年期品种的利差只比美债高1个基点,5年期也才高3个基点。   在利率相近的情况下,投资者自然会选更靠谱的。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一直很稳,债务违约的风险极低。国际投资者心里都有数,把钱借给中国,收回本金和利息的把握更大。   而从投资者结构就能看出这种认可度,中国美元债的投资者遍布全球,亚洲投资者占了68%,欧洲投资者占20%,中东投资者也有8%,就连美国本土都有4%的投资者参与。参与的机构类型也特别多,银行占了50%,基金资管机构占37%,还有主权基金、保险公司等各类投资者。   这种火爆的认购场面,直接冲击了美国国债的地位。过去全球的美元资金大多盯着美国财政部,现在中国成了新的吸引点。大量资金从美国国债市场分流出来,转向中国的美元债。   这对美国政府来说,可不是件好事。美国政府每年都要发行大量国债来维持运转,要是投资者热情下降,美国财政部就得提高利率才能吸引资金。这会让美国的融资成本大幅上升,进一步加重政府的债务负担。   更关键的是这种现象正在让世界形成两个“美元中心”。一个是以美国国债为核心的传统中心,另一个是以中国美元债为代表的新兴中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机构,开始把中国美元债当成重要的投资选择。   要知道美国一直靠着美元霸权收割全球财富,现在中国用发行美元债的方式,分走了一杯羹。这种变化不是偶然,它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也体现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新趋势。   以前美国总觉得自己在美元领域说了算,现在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好的资产自然会有人追捧。中国不买美债反而发美债,还能让投资者抢着要,这背后是硬实力的支撑。   未来这种趋势可能会更明显,中国已经在香港和中东等地发行美元债,还计划在更多地区拓展发行渠道。随着中国美元债的收益率曲线越来越完善,它对全球资金的吸引力还会进一步增强。   美国政府现在肯定坐不住了。自己的国债没人抢,竞争对手的美元债却热度爆表,这种反差让美国的美元霸权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挑战。这场没有硝烟的金融竞争,中国已经占了上风,而美国只能眼睁睁看着资金流向中国。  

0 阅读:47
亨克孤独

亨克孤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