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马斯克拜访丰田章男,希望这位前辈能投资特斯拉。于是丰田用5000万美元,买了特斯拉2.7%的股份。 那时候的特斯拉,远没有现在的风光。2003 年成立,2008 年才推出第一款量产车 Roadster,虽然靠电动超跑的定位赚了点名气,但资金链早就绷得紧紧的。 研发第二款车 Model S 需要大笔钱,建设生产线更是烧钱如流水,当时资本市场对电动车还普遍不看好,觉得 “续航短、充电难,成不了气候”。 马斯克找了不少投资方,大多碰壁,毕竟那时候全球电动车市场年销量还不到 10 万辆,特斯拉一年才卖几千辆,谁也不敢赌它能成气候。 而丰田呢,当时已经是全球车企的 “大哥大”,2010 年全球销量突破 840 万辆,稳坐全球第一,旗下的普锐斯混动车型更是风靡全球,在新能源领域已经有了先发优势。 丰田章男之所以愿意给马斯克 “递橄榄枝”,可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算准了两层账: 一是电动车早晚是行业趋势,丰田虽然有混动,但纯电领域还没太多布局,投资特斯拉既能摸底纯电技术,又能占个赛道席位; 二是特斯拉的技术有亮点,它的电池管理系统在当时很先进,Roadster 能实现 320 公里的续航,在 2010 年已经是顶尖水平,丰田觉得能从特斯拉身上学到点不一样的东西。 更关键的是,这笔投资不只是 “给钱”,还带了 “资源”。丰田不光投了 5000 万美元,还跟特斯拉签了合作协议: 特斯拉以 4200 万美元的低价,收购了丰田和通用之前合资的 NUMMI 工厂(位于美国加州),这个工厂有成熟的生产线和工人,让特斯拉省了好几年的建厂时间; 同时,丰田还向特斯拉开放了部分传统汽车的生产技术,比如车身制造、供应链管理这些特斯拉欠缺的经验,帮特斯拉少走了不少弯路。 对特斯拉来说,这笔投资更是 “雪中送炭”。有了丰田这 5000 万美元,直接缓解了资金压力,能安心推进 Model S 的研发; 更重要的是,“丰田投资特斯拉” 这个消息一出来,相当于给特斯拉做了个 “全球背书”—— 连丰田都认可的电动车公司,肯定有两把刷子。 这之后,资本市场对特斯拉的态度来了个 180 度大转弯,后续融资变得顺风顺水,2010 年 6 月特斯拉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了 “自 1956 年福特上市以来首家上市的美国汽车制造商”,股价开盘就涨了 41%。 不过丰田的这笔投资,更像是 “试水” 而非 “长期持有”。 2014 年,丰田宣布出售持有的全部特斯拉股份,当时特斯拉的股价已经从 2010 年的发行价 17 美元涨到了接近 200 美元,丰田 5000 万美元的投资,最后套现了约 2.5 亿美元,4 年时间赚了 5 倍,这笔买卖堪称 “精准理财”。 丰田之所以退出,一方面是觉得特斯拉已经站稳脚跟,自己的 “探路” 任务完成; 另一方面,丰田当时还是更看好混动和氢燃料电池,觉得纯电的商业化还需要时间,不想在纯电领域投入过多精力。 谁也没想到,丰田退出后,特斯拉直接开启了 “狂飙模式”。 2012 年 Model S 正式交付,凭借长续航和智能化配置,当年就卖了 2 万辆,之后销量年年翻倍,2023 年全球销量突破 180 万辆,成了全球电动车销量冠军,市值一度超过苹果,成了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 而丰田呢,虽然在混动领域一直领先,但在纯电转型上慢了半拍,2023 年全球纯电车型销量才 10 万辆左右,跟特斯拉的差距越拉越大,后来还得反过来学习特斯拉的智能化和直营模式,有点 “当年放走了龙头” 的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