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战场清理开始!俄军遗体回收队发现惊人比例,乌军阵亡者中外国面孔超三成,个别

晓绿聊趣事 2025-11-15 18:54:48

红军城战场清理开始!俄军遗体回收队发现惊人比例,乌军阵亡者中外国面孔超三成,个别防御点的外籍人员占比甚至超过八成,哥伦比亚、波兰、英国等国的身份证件和退役证明散落各处。 俄军士兵们捡起这些证件时,心里五味杂陈,他们知道,这些外籍人员背后,是乌克兰兵源枯竭到极点的残酷现实。 乌克兰的兵源问题,其实早就不是秘密了。战争打到现在,一线适龄男性几乎被动员了个遍,剩下的不是伤病缠身,就是打死也不愿上前线。 乌克兰政府没办法,只能把目光投向国外,高薪招募外籍“志愿者”来填补战线。这些外籍人员里,有南美失业青年,为了那点高薪就敢来战场拼命;有北约国家的退役军人,想着凭经验再赚一笔;甚至还有现役军人换个身份偷偷参战,想在乌克兰战场上刷点“战绩”。 可他们哪里知道,乌克兰战场根本不是他们想象中的“捞金地”,而是名副其实的“绞肉机”。俄军国防部早就有数据,从2022年2月24日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到2024年3月15日,总共13387名外国雇佣兵进了乌克兰,结果5962人直接阵亡,平均阵亡率高达50%。 这数据可不是俄军瞎编的,第三方交叉验证过,可信度不低。更别提2024年3月后,战场火力密度翻倍,实际数字至少得再乘个一倍半,现在总阵亡早破万了。 就拿波兰来说吧,这国家跟乌克兰挨着,历史纠葛又深,波兰退役军人一听有仗打,就跟疯了似的往乌克兰跑,编进乌军47机械化旅和国际军团,直奔顿涅茨克前线。 结果呢?俄方数据到2024年3月就显示,2960名波兰人去打仗,1497人阵亡,死伤比例直接过半。2023年4月12日,33岁波兰人Krzysztof Tyfel在巴赫穆特东部中弹,5月9日56岁Cezary Stankiewicz扔手榴弹时被无人机炸飞,这样的名字在社交媒体和俄方通告里一抓一大把。波兰官方不认账,可事实就摆在眼前,波兰人成了乌克兰战场上的“炮灰”,补给跟不上,伤口感染就挂,这仗打得值吗? 英国人也没好到哪儿去。英国记者科林·弗里曼在YouTube频道SiliconCurtain透露,在乌克兰作战的英国雇佣兵里,每五人就有一人阵亡,阵亡总人数已达到近1000人。这意味着可能有大约5000名英国雇佣兵参与了乌克兰的战斗,死亡率远超伊拉克和阿富汗等传统冲突地区。 这些英国人去乌克兰的动机多样,有些人是因为家乡经济压力大,有些人则是为了躲避法律麻烦,可在战场上,他们大多成了炮灰。 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西方军队有技术优势和空中支援,伤亡率低得多,但在乌克兰,俄罗斯军队采用大炮密集轰击,加上无人机和航空打击,雇佣兵根本没多少喘息机会。 哥伦比亚的情况更惨。这个战乱多的国家,职业雇佣兵把乌克兰当成了练兵场,现在规模估计超3000人。他们以为能在这练出本事回国继续杀,结果呢?2025年的最新数据显示,拉丁美洲国家成为新的兵源地,哥伦比亚、巴西等国的失业青年因月薪高达3400美元的诱惑涌入战场,占当前乌军外籍雇佣兵总数的40%,可他们的生存环境特别差,阵亡率居高不下。 这些外籍人员涌入乌克兰战场,不仅没改变战局,反而让乌克兰的处境更尴尬了。他们拿着北约制式武器,穿着乌军制服,可战斗力却参差不齐。有些人连基本的战术动作都不会,上了战场就成了活靶子。 更可笑的是,他们还成了北约军事介入的“遮羞布”,北约不敢直接派兵下场,就通过这些外籍雇佣兵来试探俄罗斯的底线。可俄罗斯根本不吃这一套,该打就打,该消灭就消灭,这些外籍雇佣兵的命运,从他们踏上乌克兰土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 红军城战场上的这一幕,只是乌克兰兵源枯竭的一个缩影。随着战争的持续,乌克兰的兵源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他们现在只能靠外籍雇佣兵来填补战线,可这些外籍雇佣兵真的靠得住吗?他们真的愿意为乌克兰卖命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他们来乌克兰,有的是为了钱,有的是为了所谓的“理想”,可当他们真正面对死亡时,才会发现,这一切都是那么的虚无缥缈。 乌克兰政府现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靠外籍雇佣兵是打不赢这场战争的。他们要想真正改变战局,就必须解决国内的兵源问题,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这些外籍雇佣兵身上。否则,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更惨重的失败和更深的民族灾难。 红军城战场上的外籍人员遗体,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乌克兰战争的残酷和荒诞。这些外籍人员不远万里来参战,结果却成了战场上的“炮灰”,他们的命运,让人唏嘘不已。而乌克兰政府,也应该从这场战争中吸取教训,不要再让更多的无辜生命葬送在这片土地上了。

0 阅读:19

猜你喜欢

晓绿聊趣事

晓绿聊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