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在印尼的最大阻碍不是国际对手,而是低价倾销的路径依赖。破局关键是转变思路:既要敢于 “卖得贵”,更要让消费者认可 “贵得值”,从价格内卷转向价值突围。 价值突围 成为品类代名词:如印尼矿泉水品牌 “Aqua(阿瓜)”、早期摩托车品牌 “亨达”,因长期占据市场头部,让消费者用品牌名指代整个品类,实现 “品类=品牌” 的终极认知渗透。 精准差异化破局:中国品牌MeToo避开国际漱口水品牌的全面对抗,聚焦其 “口感辛辣” 痛点,推出 “入口温和” 的益生菌漱口水,上市首月销量达100万支。 瞄准中产体验需求:印尼中产就餐不止追求好吃,更看重装修、服务与社交属性,缺乏综合体验的餐厅难以获得消费者的重复消费,品牌需在产品外加码体验打造。 拒绝内卷 部分中国商家将印尼洁厕剂从20元降至5元,导致全行业无利可图。出海是为寻找健康市场,而非复刻国内红海,摒弃短期低价思维才能长久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