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7岁新兵吴建国身中8枪,扑倒在地,暗处敌人蹿到跟前察看。突然,地上的人影猛然跃起,一把抱住敌人双膝往怀里一拖,将其撂倒后,顺势抱住敌人滚到200米高的悬崖边上…… 边境线上,枪炮声刚歇,一个17岁小伙子倒在血泊里,敌人一步步逼近。空气里全是硝烟味,他还能翻盘吗? 1979年,那场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得热火朝天。祖国西南边陲,越南军队侵扰不断,部队得赶紧反击,保住领土完整。2月17日拂晓,我军从广西方向发起进攻,直奔谅山外围的要地。支马寺一带山高林密,雨雾缠绕,敌方工事藏在崖壁上,火力点一个接一个。战士们顶着炮弹推进,每寸土地都得用命换。吴建国就是这时候上场的,他家在湖南望城农村,1962年生人,刚满17岁。去年底入伍,才62天,就赶上这仗。部队从后方拉上来,卡车摇摇晃晃开过泥路,车上同志们检查装备,吴建国帮着分弹药,脸上还带着乡下晒的黑。 连队任务重,奇袭612高地。那地方是敌方钉子,坡陡崖深,敌军依托地形死守。部队分头包抄,主攻线从山坳切入。吴建国跟班长身后,负责清除侧翼威胁。第一个阵地敌火猛,子弹扫得树叶乱飞,战士们分散隐蔽,逐个压制。吴建国小组很快破了外层防线,跃过壕沟,继续往上。第二个工事瓦解时,天已大亮,炮声震天。敌方从暗堡反扑,机枪封路,部队调整队形,准备攻坚。吴建国他们盯上一个侧堡,那里藏着几名敌兵,火力正卡住通道。 高地中段地势险,坡上弹坑处处,水洼里映着灰云。敌炮火越来越密,地面抖个不停。吴建国小组逼近暗堡,敌枪口喷火,附近岩石碎屑乱溅。他取出手榴弹,瞄准射口投出。爆炸后烟尘起,堡壁裂开,敌兵身影晃。吴建国带人冲入,逐角清扫,堡内只剩血迹。推进刚稳,右侧丛林敌方反扑,枪声如雨。吴建国转头警戒,一阵弹雨袭来。他肩膀胸腹连中八枪,鲜血直流,下肢麻木,当场倒在坡中泥地。 坡下灌木动静,一个敌军官现身,弯腰低伏,握刺刀缓步近前。雨点打在他油彩脸上,脚步踩碎枯枝。他停在吴建国身前,蹲下探手,抓向钢枪枪管,打算缴械。就在指尖触枪身,吴建国上身弹起,双臂箍紧敌膝。敌军官身体后倾,膝弯折,砸落尘土。两人叠压在地,吴建国胸顶敌腰,左手锁腿,右手扣肩,紧贴不松。 敌军官挥肘砸侧脸,血丝溅出。吴建国头部微偏,借坡势翻滚,左手加力,右手抓敌臂。两人纠缠下坡,滚过荆棘,枝条钩破衣袖,划出新痕。吴建国伤口撕裂,鲜血喷涌,染红敌服,但他臂膀缠敌躯,不容挣脱。敌军官腿蹬手挠,抓挠吴建国后背,撕开布料。坡地倾斜,每滚一圈,碎石嵌入皮肤,野草压扁。 而部队稳住高地,战士们系绳下崖搜寻。吴建国遗体抬回营地,军旗盖上,同志列队默哀。连队追记他一等功,表彰文件发全师。他的事迹在教育会宣讲,战士们以此磨砺作风,边防哨所添警惕。家乡望城建纪念碑,村民守山河,传那份卫国赤诚。 吴建国牺牲时,家书还没寄出,信里写着对家人的想念和打仗的决心。部队转战中,同志们常提他,提醒大家战场上多份小心,就能少些遗憾。那年战事从2月到3月,部队打下多处要地,边境恢复平静。吴建国的事,成了老山脚下的传说,新兵们站岗时,总说起那崖边一抱,觉得心里有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