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个寂寞!乌克兰天塌了,泽连斯基发现俄军武器里,竟有大量来自美、英、德等国的零

飞天史说 2025-11-17 15:13:35

打了个寂寞!乌克兰天塌了,泽连斯基发现俄军武器里,竟有大量来自美、英、德等国的零件。 2025 年 10 月,乌克兰前线传来一条让人心头发紧的消息。哈尔科夫的士兵在炮火停息后,翻看被击毁的俄军武器残骸,眼前却不是想象中的 “纯正俄货”,而是一堆堆密密麻麻的西方零部件。 这场战争,好像成了场自家人 “打自家人” 的闹剧。泽连斯基当天公布的数据更是让人目瞪口呆,俄军 549 套武装系统中,竟然包含十万零 2785 个来自美英德日等国的零件。 这下,乌克兰人有点懵了:一边靠西方支援拼命打仗,一边却发现对面的武器里也有 “自家货”,这是什么神操作? 说到这里,咱得把数据摊开讲讲。这次乌克兰公布的关键数据,确实让人头皮发麻。俄军用的无人机和导弹里,拆出了大量西方零件。 乌军截获的 9M727 导弹残骸中,能找到德国博世公司生产的数字处理器,俄军 “匕首” 高超音速导弹身上则含有 96 个外国零部件。 这些零件来自哪?美国的转换器、英国的微电脑、日本的光电隔离器、瑞士的芯片,五花八门,国际范儿十足。连乌克兰反腐局都说了,查获的零件有百分之九十四都来自那些嘴上喊着要制裁俄罗斯的国家。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新鲜事。国际上类似的报道早就有过,不少媒体都说过,制裁就像一张渔网,眼看着很密,其实鱼早就从洞里溜出去一大片。 俄军能把这些高技术零件搞到手,现代武器才能一茬接一茬地上战场。要是这些 “洋零件” 真断了货,俄军的战斗力还真得大打折扣。 可现在看来,所谓的 “制裁铁门”,早就被 “电子洪流” 冲得稀碎,这才是摆在台面上的 “真相”。 当然,俄罗斯也不会傻等西方送货上门,它们钻空子的本事,真得让人开眼。前头说的那些零件,靠正规渠道是不可能进得来,可灰色地带里,花样多得很。 比如空壳公司中转,阿联酋、土耳其、塞尔维亚这些国家,成了中间商,把军用零件伪装民用品,转一圈再送进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2025 年上半年对俄电子元件出口大幅增加,却与本国洗衣机等民用产品销量增长不匹配,显露了中转特征。 还有种玩法更带劲,就是化整为零采购。俄罗斯人以 “无线电爱好者” 的身份,在电商平台上小打小闹,每单都控制在五百美元以下,藏得滴水不漏。 英国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指出,2025 年就有至少 1.2 万件这类零部件经波兰、匈牙利边境流入俄罗斯,用于武器维修。 还有那种 “拆东墙补西墙” 的绝活,俄罗斯企业通过在加蓬的公司收购退役波音 737 客机,拆解发动机零件用于苏 - 30 战机维修,真是能省则省、能用就用。 说到底,西方企业看似喊得挺凶,做事却留一手。很多公司动不动就甩锅,说什么 “我们也不知道最后用到哪儿去了”,像德州仪器、博世这些大牌子,嘴上说得漂亮,背地里谁也说不清楚。 欧洲有些国家本身还想着能源、粮食这些实际问题,有些转口贸易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久而久之,这事就成了半公开的秘密。 看着这一幕,谁都明白,这场游戏根本不是单纯的黑与白。西方国家一面高调给乌克兰援助,军工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另一边却又间接把零部件送进了俄罗斯,把俄军的武器升级得漂漂亮亮。 嘴上说是道德、价值观,实际干的还是生意,资本讲的可从来就不是 “谁对谁错”,而是 “谁能挣钱”。 乌克兰这边拼死拼活,最后才发现,自己用的枪和对面用的导弹,竟然有不少是 “同门兄弟”。这场战争,牺牲的到底是谁?说到底,成了大国博弈里的 “生意经”。 媒体上也有不少评论,早就点破了这个局面,利益面前,政治承诺说翻脸就翻脸。 俄白本土元件用得越来越多,可这回袭击事件一出来,西方零件依然是主力。这种规避制裁的网络,依然活蹦乱跳。 乌克兰的前线压力也因此越来越大,士兵心里明白,这仗打得不是 “公不公平”,而是 “谁更会玩规则”。 这一切说到底,打碎了乌克兰对西方的信任,也让所谓的 “国际规则” 显得有些苍白。泽连斯基碰到的不是军事上的失败,更像是一种被自己盟友背后捅了一刀的滋味。 要想彻底补上这些漏洞,靠喊口号是没用的,现实利益谁都舍不得放下。这场靠西方零件支撑的战争,什么时候能结束,恐怕还得看各国到底能不能真拿出点 “诚意”。 参考资料:泽连斯基“乱咬”:俄罗斯武器含美中英德日韩零部件 2025-10-07 10:56 观察者网

0 阅读:1

猜你喜欢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