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通了,丧事一切从简。 不摆宴席、不请僧道、不守长夜,只需一通电话联系火葬场,完成火化后领取骨灰,整个告别过程不过一日。 亲友相聚祭奠,简单用餐,便各自回归生活。 之所以走到这一步,其实也是殡葬行业野蛮发展的结果。 打着“亲情”“传统习俗”的旗号,殡葬行业把丧事办得越来越贵,里面有多少坑大家心里都清楚。 当年轻人开始拒绝这套玩法,殡葬行业的好日子恐怕也快到头了。 在不少传统观念看来,这样的方式或许显得“薄情”,甚至有“不孝”之嫌。 但这未必是情感的淡化,反而可能是一种清醒。 孝道的核心,从来不在葬礼的规格,而在于父母在世时,我们是否做到了真心的陪伴与照料。 一碗热饭、一次聊天、一场陪伴,远胜过逝后铺张的排场与烧成灰烬的纸钱。 “厚养薄葬”,不是冷漠,而是对亲情本质的回归。 葬礼的简化,并不代表怀念的减少;仪式的省略,也不等同于敬爱的消失。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对父母最好的孝顺,是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尽心;而对生命最好的告别,是安静、体面、不扰旁人。 生前一碗水,胜过死后万堆灰。 告别繁琐,不减深情,流程从简,却减不去生者对死者的惦念。 人死如灯灭,不必太注重繁琐的形式。 总之根据个人情况,让逝者安息,追思者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