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向美澳法德“全面求援”的呼声还未落地,等来的却是美国驻日大使格拉斯一句“圣诞节已经提前到来了”。一边是盟友的“集体沉默”,一边是“老大哥”的“幸灾乐祸”,高市早苗的“鹰派”路线,正让她沦为华盛顿的“战略弃子”。 说真的,高市早苗这波“求援大戏”,简直把自己的尴尬处境暴露得明明白白。 作为上任不到两个月的日本首相,她靠着一系列鹰派操作把周边邻居得罪遍了,中俄韩的反制压力一波接一波,国内民怨也越积越深。 实在扛不住的她,最近密集向美澳法德四国发出“求援信号”,又是电话沟通又是书面照会,核心诉求就是希望盟友能在外交和安全上给自己撑撑腰。 据日媒透露,她特意让外务省给四国驻日使馆递了备忘录,强调“日本面临的地区安全压力空前”,请求各方“明确表达支持立场”。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求援的呼声还没落地,等来的不是盟友的雪中送炭,而是美国驻日大使格拉斯的一句嘲讽。 格拉斯是在东京一场商界晚宴上说出“圣诞节已经提前到来了”的,这话一出口,在场的日本官员脸色都变了,更讽刺的是,他后面还补了句“地区张力有益美国利益”,把幸灾乐祸写在了脸上。 再看澳法德三国,更是直接选择了“集体沉默”。 澳大利亚先是拖了三天才回应,只说“会关注地区局势”,压根没提支持的事,后来有知情人士透露,澳方其实是怕得罪中国,毕竟中澳贸易刚有回暖迹象,犯不上为了日本冒险。 法国更干脆,直接以“专注欧洲安全事务”为由婉拒了日本的会晤请求,德国则强调“外交协商优先”,对日本的求援避而不谈。 这局面可太有意思了,高市早苗满心以为能靠盟友解围,结果成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其实啊,高市早苗会落到这个地步,一点都不意外。 她一开始就押错了宝,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抱紧美国大腿”上,以为只要跟着美国的节奏搞鹰派操作,就能换来支持,可她忘了,美国从来都是“利己主义至上”,盟友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可以随时牺牲的棋子。 现在中日冲突升级,正好符合美国“以日制华”的战略,格拉斯的那句“感谢中国”,说白了就是承认这种冲突正是美国想要的剧本。 有人可能会疑惑,那中国对高市早苗的强硬反制,是不是正中美国下怀? 我倒觉得,这种看法只看到了战术层面,没摸到战略的门道。 高市早苗是第一个公开敢这么挑衅的日本首相,她的行为就像一颗“信号弹”,如果这次不把她按住,后面说不定还有更多国家跟着效仿,整个亚洲的“火力线”都可能被点燃。 美国防长最近频繁访问越南,韩国也在军事上蠢蠢欲动,这些其实都是连锁反应的苗头。 中国的强硬反制,根本不是在回应美国的挑衅,而是在重置地区规则。 这次硬碰硬的目的,不是跟高市早苗赌气,而是要打出一个“代价样本”,让所有想跟着美国搞事的国家看看,挑衅中国的后果是什么。 美国想让日本当“亚洲北约”的桥头堡,中国就要让高市早苗这个“节点”,变成人人不敢碰的“战略负资产”。 而且高市早苗的日子现在是真不好过,国内支持率已经跌到了30%以下,在野党天天找她麻烦,自民党内部也有不少人开始质疑她的路线。 她向盟友求援,其实也是想给自己找根“救命稻草”,可现在盟友要么沉默要么嘲讽,这根稻草压根就抓不住。 说到底,格拉斯的“感谢”和盟友的“沉默”,本质上都是在宣告高市早苗的“鹰派路线”已经破产。 当她这颗棋子的利用价值,远远抵不上她引发的麻烦时,从“战略弃子”滑向“废子”就是必然结果。 高市早苗现在是进退两难,继续搞鹰派会遭更多反制,转向温和又会被右翼抛弃。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