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解释不了!连人民日报都转发了!”近日,贵州黔东南,出生仅仅 28 天的宝宝,竟然能听懂“敬礼”指令!网友: 有没有一种可能,曾经那些英雄已经陆续回来了! 在剑河县的王先生家里,那天他没想干啥,就是哄着女儿睡觉,随口说了一句“敬礼”。 没想到怀里的小家伙居然真的举起了右手,小拳头往额头那儿一放,动作虽然缓慢、还带点笨拙,但怎么看怎么像模像样。 王先生当时整个人都愣住了,以为是巧合,赶紧抱着宝宝去找孩子妈,让她再示范一次看看。 结果更离谱,妈妈在旁边演示两遍后,王先生再喊一声“敬礼”,宝宝又举起了手,而且动作比刚才还顺,最后还咧开小嘴笑了一下。 家里人一阵惊呼,把这画面录下来发到网上,没想到直接爆了,评论区简直炸开花。 网友的反应也很有意思:有人搞笑:“提前军训了?这动作太标准了!”有人脑洞大开:“是不是前世记忆还没清干净?” 也有人感性:“会不会是那些守护我们的英雄,回来继续守护我们了?” 最戳人的就是那句被顶上热评的感慨:“可能英雄从来没走,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陪着我们。” 很多人看完都湿了眼眶。 其实黔东南这片土地上,流传着很多英雄故事,过去的抗战英雄、现在的奉献者,都深刻在当地人的记忆里,网友们的这种艺术化联想,说到底,是对英雄的一种情感寄托。 也有理性的声音,有网友说,这多半是巧合,或者是宝宝的身体反射动作。 儿科专家也给出专业解释:满月宝宝并没有真正理解语言的能力,但他们的“镜像神经元”很敏感,看到大人做动作,听到重复的声音,可能就会自然模仿。 再加上爸爸重复了几次,就形成了一个条件反射,不是懂“敬礼”,是小脑袋感知快。 宝宝的爸爸王先生也没往神奇那边想,他就觉得可能是偶然,但能看到孩子这么可爱、有反应这么灵敏,做父母的心里肯定是美得不行。 他说家里人平时很爱跟宝宝互动,也许就是这种亲密陪伴,让孩子的感知能力跟得快。 但这条充满温度的小视频,被人民日报转发后,热度直接飞起来。 评论里,大家不是在争论“科学不科学”,反而更多是被宝宝纯粹的反应触动,被那一抹“敬礼”的力量感动。 儿科专家也顺便提醒一句:新生儿的很多“小动作”,哪怕看起来很特别,也都是大脑发育的正常表现,不必过度解读,但多跟宝宝说话、多互动,确实能让孩子发展得更好。 不管这个“敬礼”动作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个28天的小宝宝都给大家带来了久违的温暖,有人说,看见她抬起小手那一瞬间,心都软了,也有人相信,这是美好和希望的象征。 或许正如有网友写的那样:“英雄不会消失,他们只会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守护我们。” 而这个可爱的“敬礼宝宝”,正用自己稚嫩的小动作告诉所有人,爱与力量,会一代代传下去。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