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一语惊醒特朗普: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运行得相当不错! 11 月 9 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一篇文章,算是把窗户纸捅破了。中国不但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运行得 “相当不错”。 这话听着普通,对特朗普和美国那些抱着冷战思维的政客来说,简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他们这辈子都把社会主义和 “失败” 绑在一起,总觉得西方那套才是唯一标准答案,可中国的发展硬是把这偏见砸得稀碎。 美国自二战后就拿着 “意识形态放大镜” 看世界。在他们眼里,社会主义要么是苏联那样的结局,要么是他们抹黑的 “落后模样”。 特朗普执政时更是喊着 “美国优先”,处处给中国贴标签、搞围堵,可现实却狠狠打了脸。 中国没走他们预设的路,反倒在经济和工业上步步紧逼,甚至不少领域已经实现了实打实的碾压。 先看经济硬实力,中国早就不是当年的 “追随者”。中国 GDP 早在 2010 年就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2023 年更是突破 126 万亿元,折合美元近 18 万亿。 更关键的是增长质量,美国这些年靠印钞和金融炒作撑门面,中国却在实体经济上扎稳了根。 2023 年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突破 5.9 万亿美元,连续七年稳居世界第一,其中对 RCEP 成员国的贸易额就达 6.5 万亿元,占总贸易额的 31.8%。 去年中俄贸易额突破 2400 亿美元,人民币结算占比冲到 43%,比美元还高 12 个百分点。 沙特、巴西这些资源大国纷纷跟中国搞本币互换,美元霸权的墙角被悄悄挖了一块又一块。 工业领域的碾压更直观,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小到螺丝钉,大到航空母舰,咱都能自己造,这种完整产业链的优势,美国拍马都赶不上。 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 949.5 万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60%,美国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才 170 万辆,连中国的零头都不够。 特斯拉上海工厂的零部件国产化率超过 95%,美国本土工厂想复制都难,因为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全扎堆在中国。 很多西方专家总爱用自己的经验丈量中国,觉得中国应该跟着西方的路子走。可他们忘了,中国不是另一个美国,更不是苏联的翻版。 苏联当年搞计划经济一刀切,忽视市场活力;美国搞自由市场经济,导致贫富分化、产业空心化。 中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两条腿走路才稳当。 这些成就,靠的不是照搬西方模式,而是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是尊重自身国情的结果。 中国从不把自己的制度强加于人,也不盲目崇拜别人的制度,就盯着 “发展” 和 “民生” 这两个核心,一步步把日子过好。 这种务实的态度,让中国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始终保持定力,越走越顺。 澳媒的这句话,其实是说出了很多中立国家的心声。中国的社会主义不是书本上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运行得 “相当不错” 的实践。 它没有固定模板,而是在不断探索中适应中国的实际,解决中国的问题。 特朗普和美国那些政客如果还抱着老眼光看中国,只会越来越跟不上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