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本方面公布的消息,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确定将于11月21日访问南非,出席今

古今知夏 2025-11-18 13:37:24

根据日本方面公布的消息,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确定将于11月21日访问南非,出席今年的20国集团(G20)峰会。那么在近期一系列关于台湾问题的争议之后,中、日是否会在南非再次见面,缓和两国之间紧张的关系呢? 高市早苗敢在台湾问题上 “踩红线”,绝不是一时冲动,背后藏着日本的现实焦虑。这种焦虑很快变成了实际动作。她上任后没几天,就推动内阁通过了 “西南诸岛防卫强化法案”,在宫古岛、石垣岛增派兵力,部署导弹。 要知道,这两个岛正好卡在台湾海峡到太平洋的航道上,既是军事要道,也是半导体材料运输的关键线路。日本这么干,就是想把军事部署和产业链安全绑在一起,用武力给自家的经济利益 “保驾护航”。 可中方的反制来得又快又准,高市刚发表涉台言论,中国海关就对日本输华的半导体材料启动了安全审查。 这一下,日本的 JSR、信越化学这些行业巨头就慌了神,货物卡在港口进不来,订单被客户催着要,不少企业不得不暂停了扩产计划。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还加快了国产光刻胶的研发进度,原本依赖日本的技术,现在正一步步实现替代,这让日本企业更坐不住了。 与此同时,能源通道的博弈也在暗中较劲。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90% 以上的石油、60% 以上的天然气,都要从中东出发,经过马六甲海峡、南海,再穿过台湾海峡运回国。 这条航线就是日本的 “生命线”,台海一有风吹草动,日本的能源供应就会提心吊胆。 高市早苗心里清楚这一点,所以一边在台湾问题上煽风点火,一边忙着和澳大利亚、印度搞 “能源通道联合保障”,想在 G20 峰会上和这两个国家敲定合作,给自己的能源航线加层 “保险”。 可日本的小算盘,中方早就看穿了。 解放军东部战区的军舰和战机,常态化在台湾海峡、宫古海峡附近巡航,不仅是在捍卫主权,也是在向外界展示:这条能源通道的安全,不是日本说了算,更不是靠几个国家抱团就能垄断的。 有数据显示,日本去年通过台湾海峡的油轮,有近三成因为中方的巡航调整了航线,运输成本悄悄涨了不少,这就是对日本最直接的回应。 在 G20 这个多边舞台上,话语权的争夺同样激烈。高市早苗这次去南非,除了想和中方 “偶遇” 缓和一下,更重要的是想拉拢南非等非洲国家,推广日本的 “印太经济框架”,试图在非洲市场排挤中国的影响力。 可南非是金砖国家成员,和中国的合作早就根深蒂固 — 中国是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在 5G、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合作,已经给南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日本想插一脚,谈何容易? 更让高市早苗头疼的是国内的反对声音。日本经团联最近发布了一份报告,直言如果台海局势继续升级,日本的汽车、电子产业每年要损失 300 多亿美元,相当于丢了几十万个就业岗位。 北海道的渔民也开始抗议,因为中方的反制让他们的海鲜出口量跌了三成,不少渔民都面临亏本的风险。在野党更是抓住这些问题不放,在国会上频频向高市内阁发难,让她的执政压力越来越大。 现在再看 G20 峰会上的中日碰面,可能性虽然有,但想缓和关系几乎是奢望。高市早苗要是带着 “既挑衅又求和” 的心态来谈,中方肯定不会买账。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这是底线中的底线,不可能因为一场峰会就妥协。而日本要是不放弃在产业链、能源通道上的小动作,中日之间的博弈只会越来越激烈。 其实这场博弈的本质很简单:日本想靠着挑衅台湾问题,给自己的经济和能源安全谋福利,却忘了中国早就不是以前的中国了。 中方现在的反制,既精准又有力,你打我的核心利益,我就动你的经济命脉. 高市早苗的南非之行,注定是一场 “徒劳的博弈”。她要是看不清形势,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下去,只会让日本在经济、外交上付出更大的代价。 中日关系想回到正轨,从来都不靠峰会期间的几句寒暄,而是靠日方实实在在的行动 ,否则,就算在南非碰了面、说了话,也改变不了两国关系紧张的大趋势。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