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1BG巡航台海,为什么挂载的还是霹雳-12和霹雳-8。? 歼 - 11BG 巡航台海挂霹雳 - 12 和霹雳 - 8,压根不是装备落后或没更好的选择,反而是最务实、最贴合任务需求的配置。 台海巡航的核心是常态化威慑、处置突发情况,不是真要打硬仗,用这两款导弹完全够用,还能兼顾可靠性和性价比,没必要一上来就亮最尖端的家伙。 先说说这两款导弹的底细,它们可不是 “老古董”,而是经过实战检验、性能成熟的 “老将”。 霹雳 - 8 是近距离格斗弹,专门应对近距离空中对峙,比如对方战机逼近、挑衅时,能快速锁定、灵活机动,而且装备多年,故障率极低,维护起来简单方便,不管是海上高盐雾环境,还是频繁起降巡航,都能保持稳定状态。 霹雳 - 12 则是中距空空导弹,射程够用来拦截远距离目标,精度和抗干扰能力都经过了多次升级,对付台海周边常见的战机、侦察机完全绰绰有余,这两款搭配,正好覆盖了 “近距格斗 + 中距拦截” 的核心需求,形成完整的攻防体系。 再看台海巡航的实际场景,咱们的战机主要是执行巡逻警戒、识别查证、驱离外机等任务,大部分时候是 “威慑为主,动手为辅”。 这种情况下,装备的可靠性比单纯追求先进更重要 —— 霹雳 - 12 和霹雳 - 8 经过了十几年的列装使用,各种环境下的表现都摸得透透的,不会出现新型导弹可能有的兼容性问题或未知故障。 反观更先进的霹雳 - 15、霹雳 - 10,虽然性能更强,但更多是针对高强度空战设计的,射程更远、技术更复杂,平时巡航用不上这么大的威力,反而可能因为维护要求高、使用成本贵,造成没必要的浪费。 而且歼 - 11BG 本身的定位就是制空作战和常态化巡航,它的航电系统、雷达系统已经经过升级,能充分发挥霹雳 - 12 和霹雳 - 8 的性能,两者搭配起来完全适配。 咱们的装备部署讲究 “对症下药”,什么任务配什么武器,台海这种近距离、低强度的对峙场景,成熟可靠的导弹才是最优解。 要是每次巡航都挂最先进的导弹,不仅没必要,还会暴露新型装备的性能参数,给对手留下研究的机会,反而得不偿失。 还有个关键因素是产能和后勤保障,霹雳 - 12 和霹雳 - 8 的生产线成熟,库存充足,维护保养体系也很完善,不管是沿海机场还是航母甲板,都能快速补给、检修。 而新型导弹的产能更多会优先配给执行高强度任务的部队,比如歼 - 20、歼 - 16 这些主打制空权争夺的战机,用于应对更严峻的战场环境。 歼 - 11BG 作为常态化巡航的主力,用成熟导弹既能满足需求,又能节省宝贵的高端装备资源,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另外,咱们的装备发展一直讲究 “梯次配置”,不会把所有先进武器都一股脑拿出来用。 平时巡航用成熟装备,既展示了威慑力,又保留了底牌 —— 真要是遇到突发情况、需要高强度应对时,搭载霹雳 - 15、霹雳 - 10 的战机可以快速驰援,形成梯次支援。 这种 “日常用成熟款,应急用尖端款” 的模式,既能保证常态化任务的稳定执行,又能保持战略威慑的神秘感,让对手摸不清我们的真实战力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