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这冬天是真的要“冻到绝望”了,昨天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的通知一出来全国人都懵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1-18 14:39:52

乌克兰这冬天是真的要“冻到绝望”了,昨天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的通知一出来全国人都懵了,17号起基辅、哈尔科夫、波尔塔瓦这些主要城市全天要分1到4波轮换停电,这哪儿是限电啊,分明是把老百姓的生活逼到了墙角。   俄军的操作简直刷新认知,不跟你正面硬刚专挑能源命脉下死手,以前还只是炸变电站,现在直接奔着发电厂轰,一炸一个准。 更绝的是这 “成本战”,修复一个变电站得花数亿多美元,修起来要好几周,可俄军一枚导弹才几百万,刚修好转头就给你炸了,这哪是打仗,简直是算着账拆家,把 “以小博大” 玩到了极致。 11 月 8 日到 9 日那轮袭击算是把这套玩法演到了极致,俄军一口气动用了 450 架自杀式无人机和 45 枚各型导弹,其中 10 枚 “匕首” 高超音速导弹和 13 枚伊斯坎德尔 - K 巡航导弹专门盯着能源核心打,直接把乌克兰中央能源公司旗下的三座火电厂炸到彻底停产,全国发电负荷当时就跌到了几乎归零的水平。 基辅的供电负荷骤降到平时的 13%,只能搞 “4 小时供电、2 小时停电” 的循环,哈尔科夫更惨,10 万人直接陷入断电、停水、断暖的绝境,连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都得靠应急发电机续命,柴油成了比黄金还金贵的东西。 俄军现在的打击套路早就不是瞎炸了,一套 “无人机探路 + 导弹攻坚 + 补刀轰炸” 的组合拳练得炉火纯青。 先用便宜的 “天竺葵 - 2” 无人机当炮灰,密密麻麻地冲上去消耗乌克兰的防空导弹,等乌军雷达屏幕上全是光点、防空系统手忙脚乱的时候,“匕首” 导弹再以 10 倍音速突防,精准砸向变电站的主变压器和控制室。 更阴的是 “引修再炸” 的套路,卡缅斯克水电站就曾在 24 小时内被连续炸了两次,修复工人刚把设备运到现场,第二波无人机就来了,不仅毁了设施,还差点把人搭进去。 这成本账算下来才真叫扎心,修复一座 750 千伏的关键变电站得花 1.2 亿美元,修起来至少要好几周,可俄军发动一次同等效果的打击成本还不到 40 万美元,用的无人机单价才 2 万美元,就算搭几枚巡航导弹,总价也不过几百万。 哈尔科夫第 5 热电厂被 7 枚导弹炸烂,重建得花上亿美元,而那些导弹加起来成本还不到 2000 万,这简直是用零花钱砸别人的家产。 更要命的是乌克兰能源设施本就老旧,很多还是苏联时期的设备,备件找都找不到,修复人员自己住的地方都停电,开车去抢修还得闯没红绿灯的路口,修复速度根本赶不上被炸的速度。 能源一垮,整个国家的齿轮都跟着卡壳了。基辅的地铁全线停运,电动巴士成了废铁,出租车涨价十倍还打不到,居民楼里的电梯停了,老人只能困在家里啃干粮。 哈尔科夫的居民被逼得捡废旧轮胎取暖,黑市的天然气价格涨了三成,蜡烛和手电筒早被抢空,有人烧木柴取暖却引发了一氧化碳中毒。 敖德萨港口堆着 23 万吨粮食运不出去,眼睁睁看着腐烂,这些粮食本可以换 3.2 亿美元外汇,现在却成了垃圾。 前线的日子更难熬,铁路因停电没法运弹药,军工企业缺电造不出炮弹,防空雷达只能间歇性开机,给导弹留足了空子。 西方的援助看着热闹,实则根本不够塞牙缝。泽连斯基喊着要 10 套防空系统、200 台发电机,可美国承诺的 8 套 “爱国者” 只到了 3 套,欧盟的防空系统得明年 1 月才交货。 援助的变压器和发电机刚运到,还没来得及安装就被导弹盯上,成了 “空投即报废” 的摆设。乌克兰自己的天然气产能已经报废 60%,超过七成的热电站被摧毁,冬天用电峰值要 18 吉瓦,现在只剩 12 吉瓦的产能,缺口大到根本补不上。 能源部长早就说了,要是气温降到零下 10℃以下,全国供暖系统 72 小时内就会彻底崩溃,到时候可不是冻着难受,而是真的要出人命了。17 号开始的轮换停电只是开胃菜,这冬天的黑暗和寒冷,才刚刚拉开序幕。

0 阅读:416

评论列表

用户5628

用户5628

2
2025-11-18 15:29

这场过家家的闹剧什么时候才结束。简直刷新对大家对战争的认知。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