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全国人民都在批斗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之时,新华社突然发了一组日本东京代代木公园的图片,这是什么意思?实在令人难以费解! 照片里阳光和煦,满地金黄的银杏叶,看起来一片祥和,但很快就有人发现,在一块不起眼的电子屏幕上,竟然闪过了电影《终结者》里核弹爆炸的画面。 这个细节让整件事瞬间变得不简单,这已经不是暗示,而是一记响亮的警钟,直接敲响了高市早苗上台后的一系列危险动作。 自从高市早苗掌权,日本的军事政策就开始一路狂奔,她大笔一挥,就批准了高达43万亿日元的巨额防卫预算,还叫嚣着要让这个数字冲向GDP的3.5%,远超传统限制。 那钱花在哪?其中相当一部分花在美国“战斧”巡航导弹采购上,这种射程超过1600公里的武器,一旦部署,意味着日本将拥有主动攻击东亚任何目标的能力,彻底撕碎了“专守防卫”的伪装。 更过分的是,她还敢打“无核三原则”的主意,公然讨论要修改“不制造、不拥有、不运进核武器”的国策,积极寻求和美国搞“核共享”,要知道,代代木公园所在的东京离福岛核电站不远,她一边无视核污染水排海的危害,一边又要把国家往核武器的火坑里推。 在国内磨刀霍霍的同时,高市早苗在国际上也把日本往战车上绑,她极力推动日本在“美日印澳四方机制”(QUAD)中扮演更激进的角色。 今年以来,日本参与的联合军演频率比去年暴增近四成,演习的后勤补给点,有不少就设在代代木公园附近的美军基地里,这片公园,过去是日本对外侵略的出发点,如今成了新军事集团搞围堵的“后勤站”。高市早苗正用实际行动,把日本推向大国冲突的最前沿。 而就在这片代代木公园的草坪上,如今公然摆着自卫队的招兵摊位,穿着制服的人员向年轻人兜售着印满武器的宣传册,可谁还记得,几十年前,这里曾是日本反战运动的圣地。数万民众曾在此集会,高喊反战口号。 而现在,高市早苗政府却通过修改法律、约谈组织者等手段,强行压制和平的声音,把反战热土变成了推行军国主义的秀场。 二战时,这里是旧日军近卫师团的练兵场,是侵略战争的策源地,战败后,又成了美军的“华盛顿高地”,是外国驻军的象征。 直到1967年,为了装点门面,才改成公园,公园地下至今还封存着二战时期的工事,墙上的弹痕无声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所以,新华社这组照片,绝不是简单的风景照,它用一个巧妙的镜头,将公园的血腥历史、被压制的反战声音、高市早苗政府的军事野心和核阴影,全部串联了起来。 它无声地揭示了一个事实:高市早苗的右翼行径,正在绑架整个日本,试图将亚洲再次拖入危险的境地。

名指有戒
让日本人以后回忆以前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