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有何应对策略】近日,“有人用AI图薅羊毛骗取仅退款”的话题引发网络热议。不少社交平台上,有商家发文控诉类似行为。将新鲜水果修成发霉变质,在完好衣物上“制造”破洞……从鞋服到生鲜果蔬,甚至鲜花等行业,都有商家称遇到了利用AI伪造图片发起“仅退款”的情况。商家李然(化名)自述在昆明斗南花卉市场从事鲜花交易。随着线上交易兴起,斗南鲜花通过各大电商平台销往全国。鲜花属于生鲜产品,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过去,李然曾遇到过买家以“未收货”或使用网络图片成功申请“仅退款”。但是,最近这例疑似由AI伪图促成的“仅退款”令她格外警觉。“买家将新鲜到货的鲜花用AI伪造成腐烂模样,直接申请客服介入,还没等我们同意,平台已经执行了仅退款处理。”AI伪造图片从技术上可行吗?记者将李然提供的一张鲜花实拍图导入某AI软件,输入“将图中鲜花变为凋谢状态”的指令。一分钟左右,软件立即生成了一张极其逼真的同款鲜花枯萎照片。李然看到成图后感叹:“太真实了。”为此,对AI伪造图片引发的“仅退款”现象,李然深感忧虑。“这样的行为将加剧消费者和鲜花供应商之间的不信任。”她直言,“一旦有人通过这种方式成功退款,可能引发更多人效仿。作为商家,我们尽力保障产品品质,但消费者也应当遵守基本的诚信原则。”她认为,这类事件还将冲击平台自身的公信力。在李然的原帖评论区,有网友质疑AI生成图片的可辨识度。李然透露,平台目前并不会对这类图片进行真伪核验。“虽然商家有权申诉,但成功几率有限。”目前,多数电商平台尚未建立针对售后图片的AI识别机制。一些不堪其扰的商家只好从流量颇高的平台撤店,转投规则更人性化的经营环境。李然说,斗南某鲜花批发平台已尝试推出应对策略:在处理售后时,系统强制要求现场拍摄,禁止从相册选取旧图,以防范AI伪图风险。“目前这类售后纠纷还不多,但有同行提醒我,公开讨论反而可能引发模仿。可我仍然认为,必须让更多人意识到这种行为不可取。”李然语气坚定。(潮新闻 记者 李沐子 孙芮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