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旅行社胆子也太肥了!国家都明确提醒"避免前往日本"了,三大航空公司也都开放免费退改签了,这家旅行社居然还敢顶风作案,搞什么低价日本游! 11 月中旬的社交平台上,一边是官方接连发布的出行提醒,一边是刷屏的低价旅游广告,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撞得人眼花缭乱。 11 月 15 日,中国领事服务网正式发布通知,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原因包括当地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增多,加上相关言论导致人员交流氛围恶化,给在日公民的安全带来重大风险。 几乎在同一时间,国航、南航、东航三大航空公司同步跟进,推出了日本航线的特殊退改方案。只要是 11 月 15 日中午 12 点前购买、出行日期在年底前的相关客票,都能免费办理退票或一次变更,覆盖了东京、大阪、冲绳等主要城市的进出港航班。 官方和航司的动作衔接如此紧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在为公民安全保驾护航。可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网友发现,一家旅行社竟然在朋友圈疯狂推送 “六天五晚日本超低价团”,报价低到一千九、两千块,比正常行程成本低了一半还多。 要知道,单是上海往返日本的机票加基础住宿,成本就远超这个价格,所谓的 “低价” 背后,藏着普通人看不到的门道。旅行社敢这么干,核心原因离不开 “钱”。这些低价团的利润根本不在团费里,而在日本当地的免税店回扣。 有行业数据显示,国内大型旅行社单在日本,一年就能拿到上亿日元的回扣,折合人民币超过千万。导游的分成更是惊人,像保健品、手表这类商品,导游能拿到四五成的提成,曾有导游靠游客购买一百多瓶深海鱼油,一天就赚了 14 万。 巨额利润的诱惑下,一些旅行社早把安全提醒抛到了脑后。更关键的是,很多低价团背后都是 “包机尾单”—— 旅行社提前砸钱包下了整架飞机的座位和一批酒店房间,要是因为政策提醒取消行程,前期投入就全打了水漂。 三大航的免费退改政策,到了这些旅行社手里就变了味。他们采购的特价包机机票,要么不能退,要么得扣高额手续费,与其自己承担亏损,不如用低价把名额填满,把风险转嫁给游客。毕竟对他们来说,“赔本买卖没人干”,哪怕冒着违规风险,也要先把钱赚到手。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类行为的违法成本极低。此前有旅行社组织赴日游时,游客脱团四天没上报,最后也只罚了五千块;还有无证主播直播招徕日本游,被查后罚款也才一万。这点罚款对比百万级的回扣利润,根本起不到震慑作用。 有些旅行社还玩起了 “障眼法”,用虚假地址注册公司,或者只靠朋友圈、直播悄悄揽客,等监管部门发现时,团早就发出去了,最多交点罚款了事,换个马甲还能接着干。他们算准了监管有滞后性,只要速度够快,就能在政策和处罚之间钻空子。 而选择这些低价团的游客,往往抱着 “贪便宜” 的心态,觉得 “国家提醒只是建议”“自己不买东西就行”。可真上了团,就由不得自己了。 导游会拿着带编号的优惠卡,美其名曰 “免税折扣”,实则是记录回扣的凭证,游客一刷卡就成了 “待宰的羔羊”。不消费就会被冷遇,餐标从宣传的 “海鲜大餐” 降到吃不饱,这些都是行业里公开的秘密。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赴日旅游的风险远不止购物陷阱。今年以来,在日中国公民遇袭事件频发,部分案件至今没有侦破,当地的安全环境持续恶化。加上相关政策调整,外国游客可能面临签证费用上涨、景点双重定价等问题,旅游体验和性价比大打折扣。 官方的提醒不是限制出行自由,而是基于现实风险的必要警示;航司的免费退改,也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那些顶风作案的旅行社,看似在给游客 “捡便宜” 的机会,实则是把游客的安全当赌注,把利益放在了第一位。 旅游的初衷是放松身心,而不是冒着风险去 “踩坑”“被宰”。面对这样的低价团,你会心动吗?如果遇到这类违规宣传,你会选择举报还是远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