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陈毅听说,国军抗日名将谢晋元的遗孀带着4个孩子流浪街头,心生不忍,连

史叔温情 2025-11-19 17:17:25

1949年,陈毅听说,国军抗日名将谢晋元的遗孀带着4个孩子流浪街头,心生不忍,连忙指示:“给她安排一栋房子吧!”   "娘,我饿……"1949年冬,抗日英烈谢将军之妻——凌维诚,正瘫坐在祠堂。破旧羊袄虽替母子挡住了腊月寒冬,却兜不住这声“娘”的分量。   身为抗日名将遗孀,这位昔日养尊处优的贵妇,如今竟只能带着4名幼子借宿破庙,连吃口饱饭都成奢望。凌维诚自嘲一笑,从怀中摸出怀表。掀开后,赫然是那人的遗像。   “晋元……当年你在战场上,应该也是如此难熬吧。”   谢晋元,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生,北伐时期屡立战功。淞沪会战中,他率部死守四行仓库,以不到千人兵力抵挡日军数万之众,击退敌人十余次强攻,歼敌数百,是抗战史上不朽的传奇。   然而,胜利的代价却是谢晋元的牺牲,以及凌维诚一家的悲剧。自他死后,凌维诚为躲避敌人追杀,带着子女辗转于广东、重庆等地,生活艰难。直到抗战胜利后,才敢回到上海。   苦尽之后,未必是甘来。回到家后,凌维诚发现房产被占,势单力薄的她无法反抗,只能栖居破庙。在这里,她遇到了当年与丈夫并肩作战的"孤军"遗孤,这些人同样流落街头,靠乞讨为生。   "从今天起,我让你们吃饱饭。"凌维诚颤抖着握住她们的手,声音虽小却坚定。她开始四处奔走,为这些英雄遗孤谋生路。   自这天起,凌维诚手把手教她们织毛巾、做肥皂。市民们得知英雄遗孤如此惨状,纷纷到铺子前排队捧场。在众人帮助下,遗孀们的日子渐渐稳中向好。   可惜由于当时国内百废待兴,这点钱完全不够盖房,众人还是只能睡在街头,每逢下雪便生出冻疮。风寒下,不少人大病卧床,眼看着活不长了。所幸,陈毅到了。   听闻昔日英雄遗孀生活困苦,陈毅命人为她安置了一套房。凌维诚千恩万谢后带人入住,紧接着又到处打听消息,找起谢晋元旧部的遗孤。   这些人有男有女,邻里见她带男人回家,背地嚼了不少舌根;凌维诚没说话,继续织起衣物,只盼多卖些钱,养活那些英雄遗孤。   烛光映射下,曾经的那双纤纤玉手,早已生出老茧。凌维诚望着它,鼻尖一酸,却忍着没哭。“我的丈夫用生命守住了四行仓库,我也会用余生守护英雄遗孤。”   凌维诚去世那天,儿子在其遗物中找到本泛黄的文书。上面密密麻麻罗列着100多个名字,每个人背后都有备注,或是“送入学府”,或是“送还生母”。人们这恍然大悟:难怪她连轴转,一生都在创造财富。原来并非是被钱迷了眼,而是为了赡养遗孤。   在战场上,人们往往看得见英雄的荣光,却不知后方的战场。谢晋元固然用生命坚守了阵地,而凌维诚也用一生谱写着名为“责任”的篇章。   这对夫妻,一个用半生戎马奔向沙场,一个用余生坚守稳固后方。或许这才是“英雄”二字,最初的模样。 信息来源:  新民晚报 | 谢晋元 凌维诚:生死勖助 上海档案信息网 | 凌维诚:从上海小姐到谢晋元夫人 文 | 秦玖 编辑 | 史叔

0 阅读:36
史叔温情

史叔温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