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默茨执政党在国内已经举步维艰,外界猜测默茨政权极大可能在任期结束前垮台。 这种猜测并非空穴来风,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德国政坛的动荡就没断过,到2025年更是愈演愈烈。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10月发布的数据,该国三季度GDP环比下滑0.3%,连续两个季度处于衰退边缘,工业产出同比下降2.1%,汽车、机械等支柱产业订单量暴跌15%,能源危机后的转型阵痛还没过去,又遭遇全球贸易环境恶化,民众对执政联盟的经济治理能力怨声载道。 更要命的是联合政府内部的分裂。 默茨所在的基民盟(CDU)与社民党、绿党组成的三党联盟,在能源政策上吵得不可开交:绿党坚持激进环保路线,要求2030年前全面淘汰煤电,关停传统工业区;基民盟则要保住鲁尔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就业,主张循序渐进转型,双方互不相让,导致多项关键法案卡在议会迟迟无法通过。 移民问题上更是矛盾激化,2025年上半年德国新增移民超过30万人,远超预期,社民党主张放宽接纳标准,基民盟则呼吁加强边境管控,内部分歧让政策执行陷入混乱。 民众的不满直接反映在支持率上。福萨研究所11月最新民调显示,基民盟支持率仅为27%,较上台时下跌8个百分点,联合政府整体支持率不足45%,而反对党选择党的支持率飙升至24%,创下历史新高。 不少选区已经出现基民盟议员退党现象,甚至有联盟内部议员公开呼吁默茨辞职,认为他“缺乏领导力,无法凝聚联盟共识”。 深层次来看,默茨政权的困境本质是德国社会撕裂的缩影:传统工业利益与环保诉求的冲突、本土民众与移民群体的矛盾、保守派与进步派的价值观对立,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让默茨的中间路线举步维艰。 如果接下来两个月内,执政联盟无法在经济刺激和移民政策上达成突破性共识,无法扭转经济下滑和支持率下跌的趋势,那么提前大选的可能性将大幅增加,默茨想要撑到任期结束,恐怕真的要靠奇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