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发声了!当地时间1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在科技领域要“欧洲优先”,以避免沦为美国或中方的“附庸”。这番表态在国际舆论场引发不小反响,看似是欧洲对科技自主权的诉求,实则背后藏着多重现实考量,绝非一句简单的口号那么简单。 要知道,近年来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欧洲在关键领域的短板逐渐凸显。在半导体领域,欧洲本土产能仅占全球的8%左右,核心技术大多依赖美国和东亚企业;AI领域,欧洲市场被美企主导,本土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不足10%。这种依赖让欧洲在国际博弈中屡屡陷入被动,前两年美国出台的芯片出口管制措施,就直接冲击了欧洲不少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让欧洲深刻意识到“把命运攥在别人手里”的风险。 马克龙的呼吁,本质上是欧洲对战略自主的迫切追求。过去几年,欧洲一直在推动科技自主,2023年落地的《欧洲芯片法案》计划投入430亿欧元扶持本土芯片产业,2024年又推出AI监管框架,试图在创新与安全之间找到平衡。 但现实是,美国凭借技术优势不断拉拢欧洲构建科技小圈子,中方则在新能源、5G等领域持续突破,欧洲夹在中间,既不想被美国“绑上战车”,也不愿在科技赛道上被中方拉开差距,“欧洲优先”其实是在复杂格局中寻求生存空间的必然选择。 不过,欧洲要实现科技自主绝非易事。资金缺口、技术壁垒、成员国利益分歧等问题都是不小的阻碍。 但马克龙的发声,无疑给欧洲科技自主进程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未来,欧洲大概率会进一步加大在关键科技领域的投入,加强内部协同,同时在与美、中合作中争取更多主动权。 这场科技领域的“自主之战”,不仅关乎欧洲的发展前景,也将深刻影响全球科技格局的演变,值得持续关注。法国欧洲战略 法国大事件 马克龙掌掴事件 法国地位 甜心马克龙 马克龙出访英国 法国马克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