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黄海演习加码至8天,赖清德紧张到冒冷汗,急令台军随时准备开设“应变中心”,部署兵力应对;台军回应时承认确实“不敢大意”,将提升备战级别。华府智库建议美国海军,替前往台湾的船只换挂美国国旗。 这个看似平常的建议背后,其实藏着给台当局撑腰的意图,试图通过这种方式给紧张局势再添一把火。 台军虽然表面上摆出强硬的备战姿态,实际上连自家将领都私下承认,解放军的远火系统和火箭军导弹完全覆盖台岛所有重要目标。从衡山指挥所到各空军基地,从发电厂到通讯枢纽,都在解放军的精确打击范围之内。 更让台军焦虑的是,解放军的演习区域正好卡在台岛北部的出海通道上。这个敏感位置意味着,一旦局势有变,台军的舰艇将直接被封锁在港内。难怪台海军司令在内部简报时,反复要求各舰队保持“最高警戒状态”。 美方智库那个换旗的建议,说白了就是在玩火。他们盘算着让美国军舰护送悬挂星条旗的商船通过台海,试图用这种方式挑战中国的主权底线。但这种小把戏在解放军面前根本不管用,东部战区的海军航空兵早就做好了应对各种情况的预案。 台防务部门虽然声称要提升战备等级,可明眼人都清楚,他们那些老旧装备根本形成不了实际战斗力。F-16V战机虽然经过升级,但在歼-20隐身战机面前就像活靶子;自制的那几艘军舰,更是连解放军052D驱逐舰的边都够不着。 赖清德要求设立的“应变中心”,本质上就是个心理安慰。台军内部流传的消息显示,他们连基本的电力供应和通讯保障都成问题。真要遇到实战情况,这个指挥中心能撑多久都是个未知数。 华盛顿的智库专家们不断放话,声称要“保护台海航行自由”,却绝口不提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基本事实。他们故意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美国海军是否真的愿意为了“台独”势力与中国大陆正面冲突? 台军的飞行员在私下交流时都表示,每次应对解放军巡航都感到压力巨大。解放军的歼-16和轰-6K经常以编队形式出现,这种常态化巡航已经让台军的防空系统疲于奔命。如今又碰上黄海大规模军演,台空军的地勤人员都在抱怨战机出勤率太高导致故障频发。 更让台当局头疼的是,岛内民众对持续紧张的台海局势已经显现出厌倦态度。最新的民调显示,超过六成的民众反对台当局采取任何可能激化矛盾的举动。毕竟大家都明白,真要是爆发冲突,最先遭殃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美国智库在这个时候抛出换旗建议,实际上是把台当局往火坑里推。他们嘴上说着要维护地区稳定,实际行动却在不断制造新的摩擦点。就连美国自己的军事专家都承认,在台海地区与解放军正面交锋的胜算微乎其微。 台军的战备提升更多是做个样子,他们的弹药储备只够维持一周的高强度作战。而解放军在沿海部署的远程火箭炮系统,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对重要目标实施饱和打击。这种实力差距,不是靠喊几句口号就能弥补的。 赖清德一边要求台军保持戒备,一边又通过各种渠道向大陆释放所谓“缓和”信号,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恰恰反映出他内心的焦虑。毕竟,挑起事端容易,但要控制事态发展就难了。 台海军虽然声称要加强巡逻,可他们的主力舰艇多数都已经超期服役。相比之下,解放军海军今年又有多艘新型驱逐舰入列,这种装备代差让台军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华盛顿的智库报告还建议美军增加对台军售,但他们故意忽略了一个事实:在解放军的封锁能力面前,再先进的武器装备也运不进台岛。更何况,解放军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早就考虑到了外部势力干预的各种可能性。 台军的征兵工作最近也遇到了困难,年轻人普遍不愿服役。即便台防务部门提高了服役期间的待遇,报名人数仍然达不到预期目标。这种军民离心的情况,与解放军备受民众拥护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智库的提议在台当局内部也引发了分歧,部分官员担心这种做法会过度刺激大陆。但赖清德团队似乎打算硬着头皮往前冲,这种赌徒心理正在把台海局势推向更危险的境地。 解放军的演习科目显然经过精心设计,从两栖登陆到防空反导,从海上封锁到电子对抗,每个环节都针对性强。参演部队包括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多个军种,这种立体化作战能力让台军的所谓“防卫计划”显得格外苍白。 台当局寄予厚望的“不对称作战”理念,在解放军体系化作战能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就连美军顾问都私下提醒台军,现代战争打的是整体实力,单靠几件新式武器改变不了战局。 随着演习进入第五天,东部战区又发布了新的禁航通告。这个举动被军事专家解读为解放军在展示其持续作战能力。台军虽然声称“严密监控”,但实际上他们的侦察体系在解放军电子干扰面前已经大打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