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装傻充愣的石破帽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说:卸下面具的“明白人” 日本政坛最近冒出一句“实话”,引起不小震动。说这话的,不是哪个新晋网红议员,而是老资格的政治人物——石破茂。他在一档电视采访中直接抛出一句:历届日本政府避免发表涉台确定性言论 长期在电视上扮演温和中道角色的石破茂,突然换了个脸,他真的是“突然开窍”吗?还是以前一直在装糊涂? 在任的时候,石破茂总给人一种“稳健”的印象,话说得四平八稳,既不激进,也不出格。但凡对日本政坛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他不是愣头青,也不是无脑跟风的老政客。 他当过防卫大臣,也参与过多次自民党总裁选举,手上握过的情报和战略文件,不会比现任首相少。从他这次的发言来看,倒像是卸下了政治包袱,终于把嘴里的“实话”吐了出来。 石破茂的话不是自嘲,是对现实的还原。年轻人不愿当兵,预算又被养老金拖住,连国内的防卫省都知道靠现在这点家底,想玩地缘博弈只能靠“嘴炮”。 既然他这么清醒,为什么在台上的时候从来不说?许多政治人物在位时为了讨好选民、稳住派阀、维持联盟,宁愿说场面话、讲虚套话。真正有想法的,往往等到退休或者边缘化后才敢“说真话”,这是整个政治系统的“潜规则”。 石破茂这次发声,恰好暴露了另一个问题,谁在主导现在的日本政治路线?从高市早苗被推上台面开始,一股“赌国运”的气息就越来越浓。这位出身不显、背景薄弱的女政客,突然成为对华强硬的代表人物,看起来像是新生力量,其实是老派势力在背后操盘。 高市早苗力挺修宪、强硬对华、紧抱美军大腿。但她没有强大派阀支持,也缺乏长期积累的政治资本。成功了,背后的世家共享红利;失败了,她自己背锅。这种“火中取栗”的战术,在日本政坛不是第一次出现。从田中角荣到细川护熙,太多“棋子型首相”都走过这条路。 这种“用完即弃”的策略,风险极高,尤其是在对华政策上,一旦操作过度,很容易激化地区局势。中国近年来在亚太的影响力不断上升,不管是经济还是安全层面,都有明显优势。日本如果执意挑衅,可能换来的不是美方支援,是更严重的孤立感。 日俄战争靠赌赢了一次,甲午战争靠清政府腐败捡了个便宜,二战则是彻底赌崩了。现在的右翼政客,依然幻想通过刺激中国、绑牢美国来实现“正常国家”的梦想,实则是走钢丝,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这种战略思维并非个别现象,是写在日本长期国策里的。从《防卫计划大纲》到历年的《安全保障战略》,中国一直被当作“最大威胁”来对待。这种敌意的制度化,让很多政客在讲对华关系时,情绪先行、理性靠边。即便现实早已变了,但政策还停在冷战模板。 石破茂这番话,是一次“现实主义回归”。他用一句话戳穿了日本在亚太战略上的虚妄,也让人重新审视,到底谁才是真正为国家未来考虑的人。那些看起来强硬、激进的发言背后,可能只是一场场权力博弈的烟雾弹。 当局者或许还在沉醉于“战略自主”的幻觉中,但旁观者早就看清,日本不是没有清醒人,只是清醒的人说话太晚,能决定的人假装听不见。这种错位,才是日本在亚太战略中真正的隐患。 现在的日本,无论是经济、军力、还是国内民意,都没有再来一次“豪赌”的资本。石破茂敢说,是因为他知道,继续装傻,只会让日本离现实越来越远。 中国不是垫脚石,也不是便利贴,更不是别人战略想象中的配角。谁想拿中国当工具,最后只会发现,这局根本玩不起。 参考资料: 环球网:卸任在即,石破茂吐露:我切身体会到“在首相官邸谁也不说真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