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的一句话让日本高市早苗政府颇为懵圈。11月18日,他与沙特王储会面时,轻描淡写地说了句“美中关系一直非常好”。这话乍一听平平无奇,但在中日关系紧张的当下,对日本而言却如炸雷一般。 为何如此?原来,高市早苗此前一直幻想着“美国会为自己撑腰”,在涉华议题上上蹿下跳。然而,特朗普这一表态,如同给日本浇了盆冷水:美国根本不想因日本而激化中美矛盾,更不会替它出头。这就好比小孩跟在大人身后想挑事,回头却发现大人正忙着握手言和,只剩自己尴尬地站在原地。 中国的反制迅速且精准。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叫停牛肉磋商,这两招看似平常,却直击日本经济要害。日本渔民急得直跳脚:“刚捕捞的鱼无人问津,仓库都快堆满了!”企业更是惶恐不安——中国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倘若两国关系遇冷,订单减少、投资撤离,多少人会因此丢了饭碗?高市早苗则陷入两难境地,既不敢与中国强硬对抗,又无法向美国交代,恰似夹在两个巨人之间的小矮人,左右为难。 日本这步棋,输在哪里?往深层次看,是战略思维出现偏差。多年来,日本一心“抱美国大腿”,将外交政策捆绑在美国战车上。但现实是,美国自身通胀高企、党内纷争不断,哪有精力替日本出头?欧洲国家也变得精明起来,对华态度趋于缓和,谁愿意跟着日本当“出头鸟”?更让日本难堪的是,连韩国、东盟等周边国家都悄悄给日本贴上“爱挑事的麻烦精”标签,日本在区域合作中逐渐被边缘化。 那么,日本未来该何去何从?我认为高市早苗该清醒了。若继续与中国强硬对抗,经济将首当其冲,选民也会怨声载道;若改弦易辙、务实行事,或许还能缓解困境。说白了,外交不是意气用事,更不是把宝押在某个国家身上。日本应当明白,依靠他人喊口号无济于事,要认清自身在亚太格局中的地位。是继续做美国的“应声虫”,还是找准自身定位? 老百姓看待此事,道理很简单:日子是自己过的,国家外交亦是如此。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风险极大。看看如今的日本,渔民心急如焚、企业忧心忡忡,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最后想问大家:您觉得日本这次能吸取教训吗?如果您是决策者,会如何破局?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环球网2025年11月20日报道《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日本学者:高市早苗让日本国民成了牺牲品》;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年11月19日报道《特朗普呼吁北京增加购买美国农产品》《特朗普缓和對華關係的内外考量》;日本共同社2025年11月21日报道《日企担忧对华制裁连锁反应》;《朝日新闻》2025年11月民调数据) 高市早苗内阁 高市早苗下台 日本特朗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