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泰科技最新消息。   中荷双方代表,经过11月18日和19日为期两天的谈判,安

云景史实记 2025-11-21 16:08:30

闻泰科技最新消息。   中荷双方代表,经过11月18日和19日为期两天的谈判,安世半导体迎来重大转机。 闹了整整两个月的安世半导体控制权风波,终于在 11 月 19 日迎来了大快人心的结果!经过 18、19 号两天的中荷谈判,荷兰政府正式松口,把安世的控制权还给了它的中方老板闻泰科技!给这桩牵动人心的风波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9 月底美国刚收紧对中资半导体企业的制裁,荷兰政府就跟着动了手,10 月 1 号那天突然给安世半导体下了道 "封杀令",说要依据他们 1952 年冷战时搞的《货物可用性法案》,冻结安世全球 30 个公司的资产、人员调动,连业务扩张都不让做。 更过分的是,荷兰法院还没开庭就急着生效措施,把闻泰科技老板张学政的董事职务给停了,把几乎所有股份都交给第三方托管,只给闻泰留了 1 股分红权,等于硬生生把人家全资买下的公司给 "抢" 了过去。 这哪是商业纠纷啊,分明是借着政治由头欺负人!要知道闻泰科技拿下安世可不是碰运气,前前后后谈了三年,花了超过 340 亿真金白银,2020 年才彻底完成收购,这在当年可是中国半导体最大的跨境并购案。 安世也不是普通小公司,前身是荷兰恩智浦的核心业务,有 60 多年历史,现在是全球第三大功率半导体厂商,手机里的二极管、汽车上的功率芯片,好多都是它家造的,大众、宝马、华为这些巨头全是它的客户。 2024 年安世光营收就有 147 亿,给闻泰贡献了近六分之一的收入,净利润更是高达 22.97 亿,毛利率快到 40%,这么重要的宝贝疙瘩,怎么能说抢就抢? 风波一闹,最遭殃的就是闻泰科技。10 月 12 号复牌当天股票直接跌停,国资股东无锡国联都忍不住要减持,按当时股价算,一下就要卖 16 亿出去,可见市场有多慌。 更揪心的是业务受冲击,荷兰总部不光停了中方老板的职,10 月底还断了中国东莞工厂的晶圆供应。 要知道东莞工厂一年能封测 500 亿颗芯片,占了安世全球 80% 的封装产能,这一断供,不光中国工厂要停产,连欧洲的汽车厂都跟着慌了神,大众、本田这些车企立马就面临芯片短缺,差点停工。 这两个月里,闻泰科技真是没少折腾,一边骂荷兰政府是 "美国的温顺小绵羊",一边聘了国际律师团打官司,从行政复议到最高法院上诉的路子全铺好了,外交部和商务部也多次发声,说这是 "泛化国家安全概念",逼着荷兰回到谈判桌前。 说到底,荷兰政府也扛不住压力,他们自己也清楚,安世的芯片虽然不是最尖端的,但汽车、家电行业离不了,全球 12% 的市场份额攥在手里,真把供应搞断了,欧洲制造业第一个受不了。 加上中方后来给欧洲车企的芯片出口开了豁免,展现了诚意,荷兰这才松了劲。 11 月 19 号那天,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总算在社交媒体上松了口,说 "现在是采取建设性举措的时候",宣布暂停那道霸道的行政令,还承认中方为保障芯片供应做了不少事。 这消息一出来,闻泰科技的股价当天就止跌回升,涨了 0.88%,总市值回到 526 亿,尾盘还有 12 亿资金进场抄底,显然市场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可能有人要问,这是不是就彻底没事了?确实,荷兰法院之前的裁决还没撤,张学政的职务没恢复,股份还在第三方手里,但这已经是天大的转机了。 要知道荷兰这次是第一次用那个冷战时期的法案对付中资企业,现在能主动暂停行政令,就是承认之前做错了,接下来撤销裁决、归还全部控制权只是时间问题。 商务部也说了,这是 "正确方向的第一步",但必须让荷兰彻底撤销行政令,纠正法院的错误裁决,把安世恢复到 9 月底之前的样子才行。 这事儿从头到尾都透着个理儿:全球产业链早就绑在一起了,谁也离不开谁。安世半导体被抢了控制权,中国工厂没法生产,欧洲车企就得停工;荷兰政府硬来,最后不光没占到便宜,还落了个破坏规则的名声。 闻泰科技这两年把消费电子业务卖给了立讯精密,一门心思做半导体,就是认准了这行的未来,现在赢回控制权,不光自己能接着发展,全球汽车、电子行业的供应链也稳了。 想想这两个月的折腾,从股价跌停到资金抄底,从断供危机到谈判转机,真应了那句 "邪不压正"。荷兰政府松口还权,不光是闻泰科技的胜利,更是市场规律打败政治干预的胜利。 接下来就等着看荷兰彻底纠正错误,把属于闻泰的控制权完完整整地还回来,毕竟做生意讲的是诚信,搞政治操弄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0 阅读:68

评论列表

用户58xxx53

用户58xxx53

2025-11-21 23:05

天大的转机?

猜你喜欢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