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保姆向洪剑涛借10万买房,洪剑涛二话不说便将钱给了她。谁知,十几年后,保姆准备还钱时,洪剑涛的一句话,却让其震惊不已,久久难以平复。 1991年,青年演员洪剑涛刚结束新戏的拍摄回到家中,那时的他或许不曾想到,十二年后自己会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在《炊事班的故事》等众多热播剧中留下精彩表演。但此刻,他只是一个愿意倾听保姆困难的普通人。 保姆阿姨为他端来一碗绿豆汤,双手在围裙上搓了又搓,欲言又止的神情引起了他的注意。"洪老师,我......"话未出口,阿姨的眼眶就先红了。原来她的儿子准备结婚,但首付款还差整整十万元。在人均月薪不过百元的年代,这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令她意想不到的是,洪剑涛二话不说走进房间,拿出一本存折:"明天我陪您去取钱。"看着阿姨颤抖着手写下借条,他笑着说:"字据我收下,但这钱不用急着还。" 当时年仅25岁的洪剑涛刚在影视圈崭露头角,十万元几乎是他全部积蓄,但他坚信:"能开口借钱的人,一定是遇到了真正的难处。" 这张借条在洪剑涛的抽屉里静静躺了十二年。这十二年间,他的演艺事业蒸蒸日上,从《水浒传》中的高衙内到《炊事班的故事》里的洪班长,一个个鲜活的角色让他成为观众喜爱的演员。但在忙碌的拍戏生涯中,他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这笔借款,也从未想过要追讨。 直到2003年那天,门铃响起了,站在门外的是满头白发的保姆阿姨和她的丈夫。后来,洪剑涛始终清晰地记得,那天,两位老人从帆布包里取出整整十万元现金,整整齐齐码在茶几上的样子。 "我们终于攒够了,"阿姨的声音有些哽咽,"这些年我在三家做钟点工,老伴在饭店帮厨,总算能睡个踏实觉了。"洪剑涛连忙推辞:"这钱当初借出去,就没想着让您还啊!" 最终在阿姨的坚持下,洪剑涛只好收下这笔迟来的还款,但转身就包了个更大的红包送给阿姨的孙子:"这不是借款,是给孩子的祝福。" 要知道,在九十年代初,还没有信用卡、网络借贷这些便捷渠道,人与人之间的借贷全凭信用和交情。最难得的是,即便十二年后洪剑涛已经名利双收,他依然保持着那份难得的真诚与善良。而保姆阿姨一家虽然没有任何法律约束,但道德的自律却胜过一切条文。 相比于现代人被各种网贷、信用卡套现、不敢借钱而困扰时,这种带着体温的"有借有还"的借贷关系就显得难能可贵。所以,洪剑涛后来在访谈中说:"我收获的何止十万元?我收获了一个无价的故事,和一份珍贵的情谊。" 只能说,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有些东西永远不该改变,那就是深植于中国人血脉中的、守信重义的精神底色。 信息来源:《非常静距离》-我的快乐人生·洪剑涛 文|一阳 编辑|南风意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