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日本政坛人士高市早苗突然宣布了,把中方关注琉球的话题定性为“干涉”,在

源源谈国际趣事 2025-11-22 16:46:01

就在刚刚 日本政坛人士高市早苗突然宣布了,把中方关注琉球的话题定性为“干涉”,在国会给出强硬说法。 言辞激烈到仿佛下一秒就要宣布进入战备状态,但越是这样表演式的喊话,越让人感受到她话里话外的虚。这个时候突然把琉球问题摆上台面,高市的强硬,其实是在掩饰一场正在蔓延的内外失控。 高市早苗的这番操作,实则是对内部困局的拙劣转移。而冲绳,这个日本国内最边缘、却又承担最大美军驻扎压力的地方,如今被她当作政绩的挡箭牌,显然是走投无路后的惯性选择。 早在1372年,琉球就已经与中国明朝建立了宗藩关系,经济、语言、文化几乎都是中华文化的延伸。到了1879年,日本政府以“琉球处置”为名,强行吞并了琉球王国,把这个原本独立的政体纳入了日本版图。而战后,美国私自将琉球“管理权”交给了日本,绕开了国际法框架,这在当时就引发了不少争议。 中国代表指出琉球原住民长期遭受歧视之后,日本右翼媒体立刻跳脚,要求“撤回相关言论”。这是神经早就绷到极限的结果。冲绳的人均GDP常年只有日本本土的七成,美军基地却占了岛上近五分之一的土地,几十年来不仅经济发展落后,连生态环境都被破坏得七零八落。 高市在国会上的喊话仿佛要对抗整个世界,可现实却是她自己的政治地基正在崩塌。这些年日本政府的施政表现,用“内外交困”形容都不算夸张。 民生问题一桩接一桩。不久前的“抢米风波”暴露了整个粮食供应体系的混乱,连超市都开始限购,市民怨气冲天。而棕熊频繁闯入城市,背后其实是基层政府对生态管理的彻底失能。 这些现象组合在一起,折射的就是一个失控的治理状态。民众的日常生活都保障不了,政客还在操弄地缘话题,显然是想拿“外部敌人”来掩盖内部难题。 前不久,日本刚和美国签了个5500亿美元的“战略协议”,结果被不少本国媒体痛批为“回旋镖合同”,因为大部分利润都被美方拿走了,日本拿到的只能算零头。 这种“合作”看起来热闹,实则是对美依赖越来越深的又一次确认。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市炒作琉球,也就不难理解了。 可琉球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可以随便拿来当挡箭牌”。这片土地上的人早就开始反思自己的身份。在2022年,一场关于美军基地的地下水污染事件让当地人彻底炸锅,PFAS含量超标几十倍,直接威胁到居民健康。 这种治理方式,换谁都会寒心。现在,越来越多琉球年轻人开始认同自己是“琉球人”而不是“日本人”。这些民间的变化,其实都是对“被殖民记忆”的一种回应。而当日本政客还在拿琉球做文章时,本地人的情绪已经悄悄发生了转向。 这场“嗓门很大”的强硬表演,其实是一种心虚的外化。一个真正有底气的国家,不会靠放大历史争议来掩盖现实困顿;一个清醒的政治家,也不会在内政泥潭中挣扎时,把边疆民众当成可牺牲的棋子。 高市所谓的“国家安全危机”,从头到尾都是她自己编出来的剧本,只不过这剧本,观众已经开始不买账。 这场关于琉球的政治秀,暴露的不只是一个政客的焦虑感,还有日本长期以来对待边缘地区的结构性忽视。 从历史上的殖民吞并,到现实中的治理失衡,日本始终没能真正解决琉球的归属感问题。每次遇到国内压力,就把琉球问题拿出来炒作一番,其实是在不断加速这块土地的离心。 真正的国家尊严,不在于喊得多凶,而在于是否能正视历史、尊重人民、承担起治理责任。这些东西,是喊不出来的。 参考资料: 中国青年网:日本1879年强行吞并琉球:日军闯入王宫,驱逐尚泰国王,将琉球改为冲绳县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源源谈国际趣事

源源谈国际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