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有三位母亲,可以说他从三位母亲那里学到了三类不同的学识。三位母亲分别是,生

裂谷长河娱乐 2025-11-22 23:46:31

周恩来有三位母亲,可以说他从三位母亲那里学到了三类不同的学识。三位母亲分别是,生母万冬儿,养母陈氏,乳母蒋江氏。 周恩来1898年出生在江苏淮安驸马巷那座老宅子里,这地方当时叫山阳县,宅子是祖上从绍兴迁来后买的,东院西院连在一起,总共六十多间屋子,青砖灰瓦,看上去还有点旧时官宦人家的派头,可实际上家道早就中落了。祖父周攀龙做过小官,留不下什么财产,只剩这处房产。父亲周贻能和几个伯父都在外头当小吏、抄抄写写,收入少得可怜,家里开销全靠变卖东西维持。周恩来刚出生,外祖父万青选看过八字,说这孩子有出息,取乳名大鸾。没满一岁,小叔父周贻淦得了肺痨,新婚没孩子,按老规矩,长房长孙得过继过去冲喜。周家摆了香案,行了仪式,周恩来就成了周贻淦的嗣子,由婶母陈氏带。可惜小叔父还是没挺过去,很快就走了,陈氏守寡,把周恩来当成命根子一样养。宅子大,东西院相通,生母万冬儿虽然把儿子过继了,但天天见面,母子感情一点没断。父亲们常年不在家,整个大家庭其实就靠万冬儿一个人撑着,她出身淮阴官宦人家,从小跟着父亲见过世面,嫁过来后自然挑起大梁。 周恩来从小跟着三位母亲长大,各学到不一样的东西,这对他后来做事为人影响特别大。生母万冬儿最精明能干,周家穷归穷,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人情往来,她都得张罗得体体面面。亲戚多,矛盾也多,她调解起来有分寸,既不得罪人,又保住周家脸面。周恩来小时候常被她带着出门借钱、典当东西,家里没钱了,她就带着孩子去当铺,把最后一件像样衣裳当掉,换几块银元回来继续过日子。1904年,父亲和舅舅买彩票中了几千块大洋,本来是笔救命钱,可亲戚听说后全来借,万冬儿一看这样下去钱很快就光,赶紧收拾家当,带着全家包括陈氏和蒋江氏,搬到清江浦外祖父家避一避。她管账严格,教周恩来怎么算人情账、怎么在穷日子还得讲点体面,这些事让周恩来从小就明白,管一个家、管一群人,得会周旋、会算计、会顾大局。养母陈氏不一样,她是宝应书香门第出身,丈夫早亡后深居简出,把所有心思放在周恩来身上。 从周恩来四五岁起,她就天天教他认字、背唐诗、讲故事,什么《天雨花》《再生缘》,还有梁红玉抗金那些事。周恩来叫她“娘”,叫生母“干妈”,亲近程度反过来。陈氏屋里书多,她不光教知识,还教做人要静要忍,周恩来自己后来也说过,好静的性格就是从她那儿来的。她守寡不出去,日子过得清苦,却把文化知识全传给孩子,周恩来打小就爱读书、记性好,跟她分不开。乳母蒋江氏是最普通的一个,淮安本地农家妇女,丈夫做裁缝兼轿夫,家里穷,孩子多。她来周家喂奶,后来还继续带孩子。周恩来特别粘她,跟着她学农活,种瓜种菜、看稻子怎么从播种到收割,蒋江氏手把手教,还带他回自己家,看穷人家怎么过日子。周恩来从小就知道劳动人民苦在哪儿、朴实在哪儿,蒋江氏不识字,但教他的那些底层生活常识,书本上根本学不到。 三位母亲走得都早,1907年万冬儿得肺痨,先走了,才三十多岁,操劳过度。转过年1908年,陈氏也染上这病,在清江浦去世。周恩来那年才十岁,接连失去两位母亲,打击大得很。蒋江氏后来回了乡下,1910年周恩来去东北前,她还来送行,缝衣裳、塞鸡蛋。几年后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上学,她裹着小脚跑几十里去看他,周恩来陪她逛校园,走时送个搪瓷碗,让她多吃饭保重身体。后来周恩来工作忙了,每次有淮安老乡来北京,他都拉着问蒋妈妈近况,1942年听说她去世了,记了好几年。三位母亲给周恩来的影响,一辈子都没淡。万冬儿教的持家管人,陈氏教的文化底子和好学,蒋江氏教的劳动人民感情,这三样东西混在一起,就成了周恩来后来那股子周到、细致、接地气又不失格局的作风。很多人说,周恩来从小家穷人多,母亲们又各有特点,才练就了他那种能管大事、也能体恤小民的本事,这话挺有道理。童年那段日子,虽然苦,但对他来说是真宝贵。

0 阅读:10

猜你喜欢

裂谷长河娱乐

裂谷长河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