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投降还是继续战斗?泽连斯基其实已经给出答案。当地时间11月21日晚,乌克兰总统

若南光明 2025-11-23 22:28:11

是投降还是继续战斗?泽连斯基其实已经给出答案。当地时间11月21日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电视讲话让无数乌克兰人揪紧了心。 泽连斯基攥着2019年就职誓言的复印件,镜头扫过他办公桌上的乌克兰地图——顿涅茨克地区被红笔圈出,边缘已有些磨损。这份地图,成了他回应特朗普政府“28点和平计划”的无声注脚。 所谓“28点计划”,核心不过八个字:让步换和平。不加入北约,军队规模压缩到60万;从顿涅茨克部分地区撤军,划出中立缓冲区;甚至得放弃核武器地位。作为交换,美国和欧洲承诺安全保障,俄罗斯签署互不侵犯协议,被冻结的1000亿美元俄资产将用于重建。 但在基辅街头,91%的受访者在民调中摇头——他们不接受没有乌克兰参与的美俄谈判,83%的人坚持先拿到可靠安全保障才肯停火。泽连斯基的支持率已涨到65%,这份民意成了他最硬的底气。 11月27日,特朗普设定的最后期限步步紧逼。“要么丧失尊严,要么失去关键伙伴”,泽连斯基的话像把双刃剑,既挑明了困境,又留出了余地——他说会提出替代方案,还准备和特朗普通电话磋商。 有人觉得这是软弱的妥协,认为1000亿美元足以让百万流离民众回家;可泽连斯基办公室的匿名顾问却透露,总统办公桌上的地图每天都会被重新勾勒,“顿涅茨克的红线不能少,就像2019年誓言里写的那样”。 最刺眼的条款藏在重建方案里:美国要分走50%利润。这让乌克兰谈判团队瞬间警觉——与其说是援助,不如说是投资回报;与其说是和平计划,不如说是华盛顿试图用经济缰绳套住基辅的新尝试。 欧洲国家率先表态了。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欧盟会议上敲着桌子:“任何和平协议,少了乌克兰和欧洲都不算数。”俄罗斯外交部则冷淡回应:“没收到任何谈判信息。”战场胶着的态势似乎也在呼应这种僵局——俄军虽占优势却难突破,乌军无人机每天仍能造成数十人伤亡。 边打边谈会是接下来的常态吗?或许。短期看,无人机袭击频率可能降低,双方会在谈判桌前试探筹码;长期而言,这场冲突正在重新定义“主权让渡”的边界——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究竟该用土地换安全,还是用抵抗争尊严? 对乌克兰普通人来说,未来几年的动荡难避免,但泽连斯基的选择至少传递了一个信号:有些底线,比援助更重要。当电视屏幕暗下,基辅街头的烛光比往常亮了些,那是民众在为“有尊严的和平”彻夜守望——既为结束战争,也为不被遗忘的誓言。

0 阅读:30

猜你喜欢

若南光明

若南光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