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没料到日本敢动手,张作霖没料到日本真敢炸自己,蒋介石也没料到卢沟桥是通向全

阿皮历史库 2025-11-24 10:50:51

李鸿章没料到日本敢动手,张作霖没料到日本真敢炸自己,蒋介石也没料到卢沟桥是通向全面战争的入口——但日本每一次都真的下了死手。     甲午战前,李鸿章还提醒过朝廷要提防,可他心里始终有个坎,觉得日本再横也就是个岛国,家底薄实力弱,真要跟大清掰手腕还不够格。     尤其是他花了那么多银子搞洋务,建了北洋水师,那时候北洋水师的铁甲舰在亚洲也是数一数二的,1892年还特意带着舰队去日本耀武扬威,本想吓住对方,没成想反而刺激得日本上上下下都在攒钱造舰。     更关键的是,李鸿章太迷信国际公法和条约的约束力,早年还想跟日本“联合作战”对抗西方列强,签了个《修好条约》就以为能约束住对方。     可日本打从一开始就没把这条约当回事,签完没多久就出兵台湾,后来又吞并琉球,李鸿章虽然慢慢醒过味来,开始加紧海防建设,但骨子里还是觉得日本不敢真的撕破脸全面开战。     他总想着靠列强调停,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结果1894年丰岛海战,日本军舰直接偷袭清朝的运兵船,不宣而战就开打了,这一下彻底打懵了李鸿章,也打垮了大清的幻想。     张作霖跟日本打交道多年,互相利用又互相提防。     日本一开始支持张作霖统一东三省,想通过他控制东北的资源和铁路,可张作霖也不傻,一边拿日本的好处,一边又偷偷联美拒日,修自己的铁路、建自己的港口,还拒绝了日本提出的那些损害国家利益的密约。     在张作霖看来,日本跟他就是互相算计的合作关系,最多也就是逼他让步,不可能真的要他的命,毕竟他手里还有三十万奉军,是日本在东北不得不倚重的力量。     可他忘了,日本想要的是整个东北,是完全的控制权,一旦觉得张作霖不听话、成了绊脚石,就绝不会手软。     早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日本就确定了用武力解决东北问题的方针,关东军更是直接把张作霖列为清除目标。     1928年张作霖从北京退回东北,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早就策划好了暗杀,在皇姑屯的铁路桥上埋了炸药,就等着他自投罗网。     张作霖可能到死都没明白,日本对东北的野心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他们眼里根本没有什么“合作”,只有“服从”和“清除”。     时间来到1937年,卢沟桥的枪声打破了平静,蒋介石政府一开始也没意识到这会是全面战争的开端。     那时候华北已经被日本蚕食得差不多了,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日本在华北驻兵、控制交通线,形成了对北平的三面包围。     可蒋介石政府还在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一直采取妥协退让的态度,觉得日本只是想进一步扩大在华北的特权,不会真的发动全面战争。     卢沟桥事变发生时,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这种无理要求在之前也发生过,蒋介石政府一开始还想着通过谈判解决,甚至想把事件局限在局部冲突的范围内。     可他们不知道,日本早就做好了全面侵华的准备,1936年就制定了详细的侵华计划,频繁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目标就是占领平汉铁路、控制华北,进而灭亡整个中国。     日军在卢沟桥开火后,迅速增兵,短短一个月内就占领了北平、天津,随后一路南下,把战火蔓延到了全国。     这三次历史事件,说明日本的侵略野心从来都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周密的计划,日本人的逻辑里根本没有“公平”和“底线”,他们只认实力和结果。     时至今日,对任何潜在的威胁,我们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必须认清其本质,做好充分准备。

0 阅读:209

猜你喜欢

阿皮历史库

阿皮历史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