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忌惮朝鲜!第一,朝鲜境内没有日企,人家不稀罕。第二,朝鲜人也不用日本

回顾过往读历史 2025-11-24 17:06:55

/日本为什么忌惮朝鲜!第一,朝鲜境内没有日企,人家不稀罕。第二,朝鲜人也不用日本的东西,你在朝鲜也几乎看不见日货。第三,朝鲜和日本也没有建交,朝鲜将日本视为了“千年宿敌”。 公元663年白村江之战的印记尚浅,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后,日本的殖民统治才真正在朝鲜人心里刻下深仇。 仅忠清北道煤矿一处,1939年至1945年间就有近3万名朝鲜劳工死于劳累和疾病,这些数字至今完整存放在朝鲜民族解放纪念馆的档案中。 文化灭绝的伤痛更甚,1937年日本颁布《朝鲜教育令》,全面禁止学校教授朝鲜语,平壤师范学校校长因坚持用朝鲜文授课,被直接投入监狱折磨致死。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2015年提及“殖民统治反思”时,对具体赔偿金额避而不谈,这样的态度根本无法平息民愤。 每年8月15日的反日大会上,总有老人举着祖辈的劳工证静坐抗议,这一幕成了日本外交无法回避的尴尬。 平壤街头跑的“和平”牌汽车从不是摆样子的,外观朴素却藏着实打实的本土技术,发动机、轮胎等核心部件全由朝鲜自主生产,年产量能覆盖国内70%的需求。 家庭常用的“金亨稷电子”牌电视机,以朝鲜革命先驱命名,连电路板都实现了自主研发,彻底摆脱了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2024年朝鲜农业省公布的数据显示,通过培育抗寒稻种和推广温室种植,粮食自给率已达90%,外部援助的缺口被完全补上。 日本曾想借产业优势打开缺口,2023年日本经团联组团赴朝谈合作,连平壤机场的入境许可都没拿到。 2024年朝鲜出台的《外资管理法》更直接划清红线,明确禁止日资涉足能源、机械等核心领域,就是怕殖民时期资源被掠夺的历史重演。 朝鲜中学的历史课堂上,“殖民历史体验课”是每年的必修课。学生们会穿上祖辈当年的破旧衣物,模拟劳工在矿场劳作的场景,老师则捧着被日军烧毁的朝鲜文古籍,逐字逐句讲解那段屈辱历史。 这样的教育让排斥日本产品成了朝鲜年轻人的共识,2024年韩国媒体在平壤街头的随机采访中,95%的受访者都表示“不会碰任何日本商品”。 日本民间的认知却被右翼媒体带偏,“朝鲜导弹威胁”成了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2025年11月共同社的民调显示,60.4%的日本民众支持增加防卫经费,关西地区更有72%的人认为“朝鲜导弹随时可能落本土”。 2024年重启的日朝建交谈判,刚进行两轮就陷入死局,朝鲜明确提出50亿美元的殖民赔偿,日本却只愿拿出3亿美元作为“人道援助”,还坚持要先解决所谓的“绑架问题”,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谈不拢就各自加码,日本跟着美国推进“对朝海上封锁”,朝鲜则随即试射能覆盖日本全境的“火星-18”导弹。 国际原子能机构2025年的报告更让日本坐立难安,朝鲜已具备武器级核材料小型化能力,而日本引以为傲的“爱国者-3”导弹,2024年的拦截测试成功率仅为58%。 猜忌就此陷入恶性循环:日本越怕朝鲜军事动作,越疯狂增加防卫预算;朝鲜看到日本军备扩张,就越加快导弹试射频率。 日本习惯了用经济投资和外交手段拿捏他国,碰上朝鲜这种油盐不进还手握核威慑的硬角色,除了忌惮,确实没什么好办法。

0 阅读:72

猜你喜欢

回顾过往读历史

回顾过往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