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种完了,机器拼不过人,老把式还在撑场子 今年冬小麦播种差不多结束了,河南种下八千多万亩地,山东完成九成五以上,江苏进度比去年快一些,湖北也早就安排好油菜和麦子的种植面积,农业农村部刚发布管理意见,重点是帮助那些晚播的麦苗尽快长得壮实点,这活儿看着简单,其实里面门道挺多的。 河南那边没有使用新机器,靠的是老经验,他们深耕土地、选好种子、多施肥料、多种作物,就这么干下去,不追求新设备,只把执行做到位,陕西西安那边就不同了,头一次大规模用上了能同时开沟、施肥、播种的智能机械,效率提高了几倍,这说明有些地方开始从依赖人力转向依靠机器。 江苏那边进度快,是因为他们提前做好了准备,调集了十三万多台播种机,还组织了八百多支农机应急队,哪个村子缺少机器就能及时补上,山东莘县还是用老办法,农技员一块地一块地去查看苗情,靠的是人盯人的方式,这种模式虽然慢一些,但更稳妥,不容易出问题。 天气和农资很关键,江苏那边晴天多,播种就顺手,河南和湖北提前备好了种子和化肥,要不然等到下雨的时候,地都来不及种,有些地方还习惯等雨来了再播种,不是他们不想早点播,主要是水利跟不上,水渠修得少,田里的墒情没法自己调节。 北方地区如河南和山东,主要依靠经验积累和行政力量推动工作,进展虽然慢一些,但扎实可靠。陕西关中与苏北地区技术应用较快,但需要足够资金来配备设备,并非每个县都能跟上这种节奏。湖北的做法是把任务直接分配到田间地头,江苏则是随时提供响应服务,两种方式各有特点,效果都挺不错。 没人提到土壤质量怎么测,也没人管病虫监测的事,无人机看苗更是听都没听说,大家只关心地能不能种下去,顾不上种下去以后长得好不好,晚播的麦子怎么管,还是靠老农看一眼摸一下来判断,还没见到AI系统真正用在地里。 三年前的2022年,全国因为下雨耽搁了播种,各地都在补种,现在情况不同了,人们提前做好计划,机器用得多了,反应也快了,可说到底,还得看天气给不给机会,种地这件事,科技再进步,终究还是要和天气打交道。
麦子种完了,机器拼不过人,老把式还在撑场子 今年冬小麦播种差不多结束了,河南种
能工智人
2025-11-24 19:56:29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