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全面恢复中国公民旅游签 印度驻华大使馆的公众号留言区里,挤满了中国游客对简化签证流程的呼声。 11月24日,印度政府正式宣布,全球所有使领馆全面恢复给中国护照办旅游签,不再只限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四个地点。 这一刻,距离印度首次部分重启对中国公民的旅游签证,刚刚过去四个月。印度驻各国使领馆如今都接到了向中国公民全面开放旅游签证的通知,那一纸签证,曾是一道横亘五年的鸿沟。 印度政府这次不再扭捏作态,直接把签证办理范围扩大至全球所有使领馆。 这一举措被印度媒体评价为“两国关系持续缓和的又一重要信号”。 回溯今年7月,印度首次重新向中国公民打开旅游签证之门,但当时只开放了印度驻华大使馆及上海、广州和香港领事馆的办理渠道。 那一次“有限开放”更像是一次小心翼翼的试探。 靛蓝航空在11月10日已经率先开通了德里与广州之间的每日直达航班。 印度航空公司也不甘示弱,宣布从2026年2月1日起开通新德里和上海之间的直飞航班。 这些航班不是空架子,所有渠道的机票已于11月18日起开始接受预订。航空领域的破冰显然走在了签证政策的前面。 恢复并不意味着畅通无阻。《环球时报》驻印度特约记者观察到,在初次“恢复签证”的短暂喜悦后,中国游客很快感受到了印度对华旅行签证的“高门槛”。 有中国游客在印度驻华大使馆的公众号里反映,护照扣在领馆长达一两个月,严重影响出行安排。 印度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维克拉姆·拉纳坦言,目前面向中国游客的签证流程复杂耗时,“导致中国游客纷纷转向其他目的地”。 印度旅游业迎接中国游客显然准备不足。他们需要升级服务体系贴近中国游客需求,酒店得争取提供中餐和中文菜单,还要招募懂中文的导游。 景点安全保障措施也亟待加强,以缓解中国游客对安全问题的顾虑。 这些现实困难让印度重启中国旅游市场之路充满挑战。中青旅首席品牌官徐晓磊直言,短期内中国游客大规模增长的可能性较小。 回顾历史脉络,这一纸签证的恢复来之不易。2020年,印方公然违背双方共识在加勒万河谷及班公湖地区持续制造冲突事件,导致双边人员交往陷入停滞。 直到2021年4月,双方边防部队才实现在加勒万河谷以及班公湖地区脱离接触,边境地区现地局势总体缓解。 今年6月底,印度香客赴中国西藏自治区神山圣湖朝圣得以恢复;10月底,中印直航正式恢复。这些铺垫为今日签证全面恢复创造了条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表示,中方愿同印方一道努力,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中印关系。 两国同为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等主要国际合作机制成员。 在气候变化、能源和粮食安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全球治理等领域,中印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 中国游客在印度主要旅游目的地包括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泰姬陵、恒河夜祭仪式、斋浦尔、佛教圣地菩提伽耶以及其他宗教和历史遗迹。 但即使在新冠疫情之前,中国赴印游客也仅为20万人次,低于赴中国的印度游客量。 秦杰在10月曾透露,印度驻华使领馆已签发超8万份签证。这个数字背后是八万个跨越鸿沟的愿望。 签证中心外排队的人们,手里攥着的不是普通的申请表,而是对异域文化的好奇与向往。那道曾经紧闭的门,如今开了一道缝,透出的光虽不十分明亮,却足以照见一条向前延伸的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印度遣返中国人 外国人游印度
